![]() |
做思共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记徐洁茹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第16次活动 |
做思共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科研引领辐射作用,2025年5月16日,温州市杨向群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联合徐洁茹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在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开展活动。 一、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的主体是做思共进:科学复习建模、新知探究、工程实践,活动安排由三节展示课和两节专题讲座构成:分别是吴源涵老师带来的《光的色彩密码》、徐浙东老师带来的《脚下生电——制作手机充电器机械能转电能创新实践课》和徐策老师的《物态变化:升华》,伍海龙老师的专题讲座《学科实践:指向核心概念的科学教学设计的探索》和李雪送老师的专题讲座《常态科学课中的工程项目化学习实践》,由杨向群老师带来深度点评,最后由徐洁茹老师带来活动总结。 二、风采展示 公开课环节中,永嘉县黄田中学吴源涵老师带来的《光的色彩密码》,本节课通过制作纸花、暗室中的花、白花边多色话三个任务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成功完成了完成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的混合现象,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理解及应用,实现教学相长。
第二节课是由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徐浙东老师呈现的创新实践课《脚下生电——制作手机充电器的机械能转化实践》。本节课以"制作环保手机充电器"为项目载体,有机整合了"能量转换原理"与"电路设计技术"等物理学科核心知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STEAM项目式学习框架。课程采用"设计-制作-迭代-优化"的工程实践路径,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完成充电器1.0版的基础制作,通过功能测试发现实际问题;继而基于工程思维对产品进行2.0版的迭代升级;最后结合生活需求,构想未来3.0版的创新设计。这种螺旋上升式的项目推进方式,不仅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更培养了学生持续改进的工匠精神和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践-反思-优化"的循环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情境中体验科技创新全过程,有效提升了研究性学习和工程实践的综合素养。
第三节课是由城关中学徐策老师执教的《物态变化:升华》。本节课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点,巧妙地通过"冰块消失"现象创设认知冲突,生动诠释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冰块去向"这一核心问题,精心设计了猜想、实验设计与演示等探究环节,不仅帮助学生建构升华的核心概念,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当"再探升华"环节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深入理解升华条件,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智慧。整节课以实验设计为主线,通过多元评价、生生互评和质疑反思等环节,系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展现了科学课堂的独特魅力。
点评讲座 上午第一节课后,由伍海龙老师主讲的《学科实践:指向核心概念的科学教学设计探索》专题讲座精彩呈现。讲座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案例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强化科学实践教学的深层意义与实施路径。伍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解析,生动诠释了如何将科学实践融入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理论阐述过程中,伍老师特别以吴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专业点评,高度肯定了其在学科实践方面的创新探索:从课堂任务的设计到课后作业的布置,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实践导向"的设计理念,形成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实践链条。这种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素养。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为科学教师如何通过学科实践促进核心概念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策略。
下午的研讨活动过半,城西中学刘永坚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刘校长首先对杨向群、徐洁茹两位名师及其工作室团队的莅临指导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强调此次教研活动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深远意义。随后,刘校长向与会专家和教师简要介绍了城西中学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愿景,校长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际教研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科学教育的新路径。
后面的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有序展开。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精彩的说课展示,随后参训教师围绕教学设计展开了深入研讨。学员们从教学框架构建、重难点突破策略、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等维度展开专业点评,通过思维碰撞、经验共享,在互动交流中实现了教学智慧的生长。随后,李雪送老师带来了《常态科学课中的工程项目化学习实践》的专题引领。讲座立足新课标理念,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实践进行了专业剖析。李老师既从理论高度解读了工程教育的内涵要义,又结合具体课例,为在常规课堂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为参训教师带来了富有启发性的专业指导。整场活动理论与实践交融,思考与行动并重,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活动的最后环节由专家引领展开深度研讨。首先,杨向群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在充分肯定教学亮点的同时,从活动设计的适切性、学生参与的深度性等维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更可贵的是,杨老师通过抛出"小学已经学到的内容,初中又有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进阶"等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在场教师展开深层次的教学反思。
随后,徐洁茹老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提升。徐老师不仅系统梳理了本次教研的成果与价值,更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对工作室未来的研修方向进行了前瞻性规划,提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后续行动路径,为与会教师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整个总结环节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指导,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