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温州市鹿城区方海东名班主任工作室第9次活动在温州市第二中学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融合·共育·实践”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温州各区县中小学的百余名教师参与,旨在聚焦德育创新与学生行为管理,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享,助力班主任提升核心素养与教育实践能力。 融合共育:探索德育实践新路径  活动中,温州市蒲鞋市小学董丹老师以《融合·共育: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蒲公英研学实践》为题,分享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学活动设计。她以“蒲公英研学”为例,详细阐释了通过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内化价值观的具体策略,强调“家校社协同”在德育中的关键作用,为班主任开展特色德育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课间德育:从听证会看学生自主管理  籀园小学叶晓映老师带来《从“玩”到“育”:一场校园听证会重构课间德育生态》。通过一场由学生主导的校园听证会,叶老师生动展示了如何将课间游戏规则制定权交给学生,激发其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她提出:“德育不应是单向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思考与担当。”这一创新实践引发了现场班主任对“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深度思考。
行为解码:构建问题解决科学路径 作为压轴环节,温州市第二中学德育专家方海东老师以《从学生行为需要到问题解决的路径构建》为题,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他通过“小陈暴力事件”等典型案例,层层拆解“安全感缺失”“价值感不足”等核心问题,并提出“三步法”教育路径:从行为表象透视成长需要,以工具赋能破解心理困境,最终整合需求重构教育方案。方老师强调:“教育者需以‘懂’为起点,以‘育’为终点,才能真正抵达学生内心。”  共话实践:赋能班主任专业成长 活动过程中,学员们围绕“家校共育难点”“班级自主管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班主任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可落地的德育策略,更启发了对教育本质的反思。活动最后,校方呼吁全体学员将所学理念转化为实践,以“融合·共育·实践”为核心,共同推动德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注入新动能,也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