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教育写作,开启智慧新程——记鹿城区杨磊名班主任工作室第18次活动 |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写作是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教育智慧得以沉淀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写作讲座为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引领大家聚焦教育写作,探寻其中的奥秘与价值。 培训伊始,杨导师以她深邃的教育视角,为我们开启了一场题为《例谈班主任教育写作》的讲座。这场讲座如同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班主任们在教育写作道路上的前行方向,从教育随笔、教育案例再到教育论文和课题的写作四个方面,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她的语言温暖如春风,滋润了在场的每一位班主任的心田,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教育写作的魅力。 杨磊老师首先从教学随笔切入,分享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记录班级人物与事件的点滴心得。教育随笔就像是教育生活中的一颗颗珍珠,看似零散,却蕴含着无限的价值。它是班主任对教育生活的即时感悟,是对教育细节的敏锐捕捉。在杨磊老师的眼中,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她会记录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记录下他们在活动中的团结协作,也会记录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录,其实是她对教育的深沉热爱和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通过教育随笔,班主任们可以及时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教育随笔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当我们用心去记录学生们的成长历程时,我们会更加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教育随笔让我们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教育的美好,用文字去记录教育的温度。 接着,杨磊老师深入探讨了德育案例的撰写。德育案例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的记录和分析,它是德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杨磊老师不仅阐述了好案例的特质,还通过生动的实例详细剖析了不同类型的案例写作方法与技巧。一个好的德育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可读性。它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够给其他班主任带来启示和借鉴。在讲解案例写作方法时,杨老师通过对比案例修改前后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修改经验。一个优秀的德育案例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原理和教育智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班主任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更好地应对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教育论文和课题方面,杨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尽显无遗。她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从“公开课素材的积累与论文转化”“学生个例的串联与论文撰写”和“带班经验的提取与论文深化”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论文写作从实践到理论的升级迭代过程,让我们明白如何将日常教学中的经验转化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在上午会场的时间,杨磊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强调了教育教学写作的重要性。教育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总结,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她通过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班主任们指明了提升写作能力的明确方向。 这场讲座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充满激情与感染力。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写作的力量。作为班主任,我们应积极响应,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聚焦教育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后,我们来到了下午的活动专场,由温州市实验小学周建华老师和五(2)班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中华传统班会课展示。 周老师运用扇博士的故事引入扇的奥秘,带领着孩子们了解扇的历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扇的种类繁多,有羽扇、团扇、折扇等,每一种都独具特色。扇的文化内涵,扇的创新,与现代元素结合,展现出别样的魅力。最后,通过扇子的直播间带货直播的活动,让大家知道了传承文化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既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写作水平。后续,我们将持续推进相关活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