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共话教育艺术 助力学生成长——记鹿城区杨磊名班主任工作室第12次活动

携一缕初冬的阳光,揣一腔育人的热忱。11月21日下午,温州市杨磊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阿尔勒分校举行。本次班主任主题论坛活动以“艺术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为主题,旨在提升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共同探讨和分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方法。城西学区业务干事李莉老师、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阿尔勒分校康薇校长、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杨磊副校长,以及来自城西学区多所学校的德育主任、班主任等3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来自鞋都三小的林黎明老师带来题为《从“君道篇”到“班主任篇”》的经验分享。他借当下的新闻时事,指出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与矛盾,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林老师借用“君道篇”中师旷的回答,给班主任提出三点建议: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屡省考绩,以临臣下。他用生动的例子讲述了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君道”思想,变班级的点状管理模式为线性管理模式,下放班主任权力,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借助班级日志、家校联络本、学生日记等,关注班级日常动态;运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如积分、小红花、排行榜等,形成一个教育闭环。林老师的分享,令现场老师频频点头,思考的火花闪烁不息。

 

接下来,仰义一小的叶蒙蒙老师分享《看到“问题中的学生”》,深入探讨了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与智慧。叶老师借助小林“下台”记这一案例,提出教师应当用“正确的视角”,看见处于“问题中的学生”,了解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从帮助学生达成内在需求入手,真正消解“问题行为”,真正帮到学生。那么教师如何“看见”?通过让小林意识到自己处于“问题中”,变“都是他们的错”到“原来是我的问题”;深入“看见”小林的四方面需求——情绪和感受、需求与渴望、身心发育情况和资源和优势;为小林赋能,如为集体拿荣誉、当“私人秘书”等,真正实现小林“问题行为”的解决。叶老师的分享深情动人,让大家意识到每个问题背后都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

 

来自仰义二小的胡瑶瑶老师则以《向阳花开,清风徐来——小悦的成长之路》为题,讲述了小悦在她的引导下如何逐渐克服自身难题,茁壮成长的感人故事。小悦是一个来自工薪家庭的孩子,父母忙碌的工作让她的成长之路略显孤单。善于观察的胡老师关注到了内向的小悦,并发现了她独特的绘画天赋。胡老师重视家校合作,积极与小悦的家人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与兴趣,从而为小悦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变补偿式育儿为高质量陪伴。她鼓励小悦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绘画潜能,借艺术鉴赏课为小悦正名;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借春季研学、阅读分享等活动,帮助小悦走出舒适圈,勇敢地展示自我。胡老师的耐心与关爱,让小悦感受到温暖与支持,使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最后,林里小学的李佳柔老师以《看见,是教育的温度》结束了经验分享环节。李老师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指出作为教育者,要发现每个孩子内心的火焰并点燃它。而“看见”正是点燃这一火焰的关键步骤。在面对小江同学不文明行为时,李老师选择唤醒尊严,看到他不文明行为背后的原因。她适时与小江妈妈进行家校沟通,用三个实用的锦囊妙计,开启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小江时,李老师意识到伙伴的力量,借助“夸夸大会”拉近小江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激烈的PK赛”激发他内心的好胜心,鼓励他向优秀靠近。通过看见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李老师用爱与耐心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焰,展现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随后,工作室导师杨磊老师带来了《例谈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实践与反思》的讲座。杨老师用班级学生参加八字绳比赛一事,提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线性的因果思维,在网里做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制定家规、寻找优点、扩大优势、巩固行为等方式,尊重和接纳孩子,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用梦想点燃“夜空中最亮的星”。杨老师指出要站在孩子的视角,读懂他行为背后的意图,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一起与问题行为相处。最后,杨老师希望,教育者要坚定专业立场,改变教育思维,转换教育方法,让学生从问题行为中获得成长。参与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有价值的见解,希望将这些理念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班主任们的信心与能力。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将论坛上获得的智慧与经验,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努力提升处理问题行为的艺术性与有效性。正是凭借这样一种凝聚力与创新力,班主任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