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深耕课堂润素养 双室联动研有方——记林乐珍名师工作室第11次活动

春意盎然催奋进,教研深耕正当时。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学生语段表达能力,近日,温州市林乐珍名师工作室联合潘力行、李爱粉名师工作室在龙港市第九小学举办教研活动。活动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通过课例展示、说课研讨、专家点评等形式展开深入交流。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黄同拿主任、董希君副主任,龙港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肖云望老师,龙港九小方文泽校长,及龙港市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训”90学时的学员等200余名教师参加研讨,共同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

活动伊始,黄同拿主任以振奋人心的致辞拉开序幕。他以“为何而来、何以共赴、何以致远”三个维度,与全体教师共话教育初心,共谋专业发展。黄主任强调每位老师应带着对文字的敬畏、对成长的期许、对教育本真的叩问走进本次教研活动,同时,放下身份的藩篱,以谦卑的心态对话,以开放的姿态交流,结成学习共同体,在切磋中抵达更辽阔的语文之境。对于语文教育的未来图景,黄主任提出三重期待:期待每位老师能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将理论内化为课堂的呼吸;做守正创新的探索者,在传统与变革中寻找平衡;做儿童立场的的守护者,让语文回归心灵的温度。

龙港市舥艚一小的郑茜茜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演绎了 《肥皂泡》一课。郑老师以“童年游戏交流”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为切入点,巧妙导入,通过三个梯度板块展开教学:在"词语泡泡我收藏"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视频演示突破词语难点;在"肥皂泡我来了解"环节,借助气泡图梳理文本,通过语段对比让学生掌握"分解动作+有序表达+生动具体"的语言特色;在"童年游戏我介绍"部分,采用"圈画-体验-想象-朗读"的递进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发现-体悟-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接着,龙港市第九小学的陈苗苗老师执教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陈老师借助真实情境,以“做鹤浦引导员,完成游览手册”为轴,通过梳理游览顺序、对比过渡句、赏析课文片段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游记写作的核心要素——“有顺序”“巧过渡”“有情感”。学生借助所学妙招,在“校园游览手册”中实现“见闻+感受”的创意表达。本堂课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纲,以任务为线,以语言为基础,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之美且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龙港市海城小学欧阳露露老师以“解难懂语句,品童真童趣”为主题,对《肥皂泡》一课进行了精彩说课。她从“立足文本特质,破解语言密码”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活动板块的整体设计,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

龙港市第九小学林海雁老师则围绕“以生为本,读写共生”的教学理念,对《记金华的双龙洞》展开说课。她以“游踪为线,写法为脉”的设计思路,详细解读了如何将游记的写作特色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两位老师的说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不仅为在场老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也让全体老师对这两篇经典课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上午的课例展示结束后,林乐珍老师以“整体化”教学为主题展开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为落实“整体化”“结构化”的课堂教学理念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林老师特别强调,整体化的前提是知识的结构化,而整体化的关键是认知结构的结构化,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林老师深入浅出的专业点评,使在场教师对"教学整体化"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下午,龙港市第九小学李伟伟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海底世界》。课堂上,学生们搭乘"神奇校车",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底探险。李老师以作业本图式支架为抓手,通过回顾关键词提取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海底动物的典型特征。最后通过学法迁移,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描写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整堂课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学习过程有章可循,教学评价梯度合理。

接下来是龙港市第一小学的李雪雪老师和三年级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宇宙的另一边》。在教学中,李老师通过“寻找宇宙‘密语’”“探索颠倒宇宙”“解读宇宙秘密”三大板块,带领学生梳理文本秘密,搭起反向想象的语言支架,并引导学生借助支架,进行想象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从字词积累到文意梳理,从发现“倒影”规律到模仿句式创编,学生既感受到文本语言的奇妙,又体验到想象的乐趣。

本次教研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中圆满落幕,为龙港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林乐珍老师的专业引领如春风化雨,为一线教师点亮读写融合的新航标;双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为区域教研搭建了共生共长的立交桥。活动虽已收官,但探索永无止境,全体教师将带着对语文教育的热忱深耕教研沃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言语生命的栖息地。期待未来更多教育智慧在龙港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绚丽的教研之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