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AI共舞,共话班级工作 ——记林海津名师工作室第十九次活动 |
2025年3月28日至29日,浙江省林海津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瓯越小学丁字桥校区成功进行了“AI技术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主题研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班主任在智能教育环境下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探索AI技术赋能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和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活动期间,多位教育专家及一线班主任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魏王茜老师以《从“人治”到“智治”:AI技术赋能班级德育管理新模式》为题,分享了AI技术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苏应妫老师则带来了《精准·个性·智能:AI技术赋能班级德育工作新范式》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AI技术如何助力班级德育工作的个性化与智能化发展。她提出了AI技术为班级德育工作带来了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新范式。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AI帮助班主任精准识别学生问题并制定干预措施,同时促进家校协同。个性化方面,AI支持定制德育目标、推荐多样化资源,并提供多维评价。智能技术则通过班主任助手、场景构建和风险预警提升效率。她也同时指出AI赋能德育工作,但核心仍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应该要善用AI工具,开创德育新路径。 此外,符笑蓉老师的《AI时代的品德塑造:班主任的智能助手使用指南》、陆壹老师的《AI时代班级德育:助力与挑战》以及林海津老师的《人机协同:AI驱动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策略》等专题讲座,也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AI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与面临的挑战。 在3月29日的活动中,吴萍萍老师的《AI同行 智慧赋能》、潘丰洁老师的《当AI叩响教室的门:未来班级管理的破界与重构》以及罗艳艳老师的《Ai助力班级学生个性化德育指导》等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激发了大家对AI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应用潜力的深入思考。 潘老师强调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正在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破界”与“重构”,既打破了原有的管理边界和规则限制,又重构了管理模式、角色分工与教育生态。 破界:打破传统班级管理的边界与局限,突破资源限制,实现管理效率跃升;打破“统一标准”,推动个性化管理;跨越家校协同的物理边界。重构:构建智能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新生态。管理模式升级,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教师角色转型,从“管理者”到“引导者”;生态共建,从单兵作战到智慧共享。 活动最后,杨磊老师带来了题为《班主任的"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时代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构》的专家讲座,他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出发,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德育工作者的新使命与担当,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 此次活动不仅为班主任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AI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推动浙江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共享、共赢、共成长”的理念,助力乡镇学校班级管理教学,实现优质资源互补,加快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