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引领科学教育新探索——伍海龙名师工作室第8次活动

为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37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联合鹿城区教育局举办初中科学教育专题研讨活动。伍海龙名师工作室全程参与观摩,与陆云泉、王素等十余位全国知名专家及近千名教育工作者共探科学教育新路径。

活动以"融通·融汇·融创"为主线,构建起"理论+实践"立体研讨模式。开幕式上,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徐海龙院长提出三维发展观:以科学家精神铸魂、前沿范式重构生态、协同机制激发动能。活动创新亮点频现——商汤科技捐赠的"钱学森数字人"开启AI教学新场景;南浦实验中学彭来桂校长打造的"无边界科学馆",将航天育种等科技实践融入日常教学;特级教师薛仕静"学思用合一"教学法,为跨学科融合提供温州样本。

实践展示环节凸显课改深度:王挺老师提出"破四壁"策略,通过"太空农场""落叶收集器迭代"等项目打破传统教学边界;白植隆等教师开发的"气压可视化实验"等课例,展现"做中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伍海龙名师工作室成员重点观摩了李高峰教授的跨学科实践讲座,其以自制教具迭代为例,现场演绎"设计-实证-发展"的教学闭环,为工作室后续教研提供新思路。

专家论坛聚焦育人核心,陆云泉强调"构建社会资源浸润的开放式课堂",王素主张"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培育责任担当",周楠提出"科学家探索之旅"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在伍海龙院长主持的沙龙中,多位专家就"精神传承与拔尖培养"展开交锋,指出教师应成为"高阶课堂设计师",通过真实情境培育科学思维。

活动实现"三个首次"突破:首次引入AI数字人教学系统,首次建立"高校+名校+企业"协同机制,首次发布科学教育"三链融合"发展模型。王素教授在闭幕式中强调,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交织,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扎根课堂。

作为温州科学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伍海龙名师工作室通过本次活动积累了跨学科实践、课程数字化转型等前沿经验。工作室成员表示,将把"无边界育人""四破策略"等创新理念融入区域教研,以科学家精神为犁,深耕课堂教学沃土,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素养的未来人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