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可成炬 深耕为花开
——记周璐工作室区级第16次活动的报道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束微光,虽看似微弱,却蕴含着点亮学生未来的巨大能量。而班级管理与治学之道,恰似精心耕耘的花园,需要持续的付出与智慧的浇灌,方能让教育之花绚烂绽放。2025年1月9日,来自浙江省周璐网络名师工作室与鹿城区周璐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齐聚线上进行主题研讨,围绕教学与科研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智慧治班
杨洁娜老师分享《教育似水 且歌且舞》,她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管理方法如“水之活”,千变万化;班风建设似“水之韧”,抓住契机;常规管理如“水之密”,点滴渗透。杨老师运用灵活变通的管理方式,抓住教育契机,塑造学生“向上”的情怀,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不仅如此,杨老师还非常注重落实“勤”“严”“细”“实”,确保班级的常规教育落到实处。
周利利老师分享《让“仪式感”润化班级活动——向日葵中队成长记》,她从欲得“妙花”需深培其“种”、欲得“妙花”需修炼其“技”、欲得“妙花”需传承其“心”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周老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情怀与理念,在班级建设中积极开展融合仪式感、软文化、硬文化的常规活动与创新活动,将“心”与“技”结合,绽放“妙花”。
温智芝老师分享《以“节”润心 以心暖心》,她以“节日”为契机,滋养学生心灵,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涵盖了劳动节、国庆节、重阳节、雷锋纪念日以及女神节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刻体会身边人的关爱与付出,并鼓励学生以微小善举温暖身边的人,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智慧治学
张婷婷老师的经验分享《读写有妙招 考试不失分》干货满满,她从夯实基础,筑牢读写根基;抓常态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复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三方面,鼓励老师们深入研究教材,精准解读教参,紧跟考题脉搏,共建题库资源,扎实开展常态课教学,并针对不同阶段进行知识性复习、整理性复习与个性化辅导,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读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以致远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尹志梅老师带来主题讲座《教学成果如何做科研视角的提炼与提升》,提出“点、线、面”式提升法,即立意要有点、思路要有线、过程要有面。
立意要有点:四个台阶
尹主任以具体课题为例,详细介绍了立意“点”的四个台阶:知道、链接、关联、建构,并指出只有找准研究点,提升立意点,形成内在关联,融入宽视野,才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思路要有线:四步结构
关于思路“线”,尹主任介绍四步结构:发现关键问题——建构起“结构化”的问题——形成实践逻辑的推进思路——形成课题“思路线”,并结合详实的案例深入剖析,基于实践逻辑对问题进行结构化梳理,从而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思路线。
过程要有面:四步策略
关于过程“面”,包括四步策略:突破常规设计思维——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建构“多维立体”策略与路径——形成课题“过程面”。尹主任结合《“三说”式:探究小学低段“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等具体课题,详细分析具体策略与改进方式,让课题有新的生长点。
课题研究教会我们更好地“研究着”工作,它可以让问题更清晰,生成性更高,规划与行动会更有创造性。尹主任鼓励老师们不要做“教育外围”的经验总结者,要深入教育内部,让研究更有生命力。
活动结语
微光可成炬,深耕为花开,本次活动汇聚工作室成员的智慧,并得到科研专家精准深入的指引。我们将不断探索教育的真谛,助力教师成长,成就学生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