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和景明,草也青青,木也欣欣。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促进新课标落地,2014年4月16日,张坚鸥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乌牛镇中心小学,共同研讨指向深度学习的思辨课堂。
课堂展示
首先,由永嘉翔宇小学的金静静老师执教《猫》一课。本课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经典美文,用语精妙,表达独特。课上,金老师有的放矢,聚焦课文第二自然段,设置高质量的问题驱动思辨,引导学生从列举的事例中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接着由扶到放,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思辨交流“蹭、伸、跳”等精妙的关键词语,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以及对猫浓浓的爱意,并在读中悟写,发现作者的表达秘妙。最后学以致用,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用上具体事例、语气词、精妙的词语和明贬实褒的方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读写结合。
执教第二节课《白鹅》的胡知英老师同样来自永嘉翔宇小学,她设计了“情节图理清脉络”“关键句感受高傲”“联读中比较表达”三个思辨活动,教学板块非常清晰。课一开始,她就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白鹅高傲的特点。接着关注“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白鹅高傲的具体表现,由此引出“丰子恺先生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究竟是讨厌还是喜欢?”这个思辨的主要问题。学生在思辨中品味语言,分析文本的隐含内容,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做出了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最后胡老师引入“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围绕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比较、探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既打开了阅读的边界,又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思维品质。
交流碰撞火花
唯有交流,思辨性的课堂才能碰撞出更美丽的火花。两堂精彩的课例展示后,两位上课老师简述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工作室成员们则围绕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等观察点展开研讨,陈莉莉、刘元志、盛夏、刘碧老师先后分享了自己观课的所思、所得、所惑,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张坚鸥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对上课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两堂课的一些教学环节进行现场改课,创新的教学思路为现场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感悟和启发。她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找到一篇课文的思辨点,为学生搭建表格、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教会学生提取信息、整合筛选、形成解释、做出评价,在一步步细化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让思维可视化。
导师引领
活动的最后,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用课文教作文,张老师聚焦统编教材中的小练笔开展专题讲座,引用大量课例,为老师们指点迷津。张老师认为,课后小练笔的点虽小,但注重语言表达与阅读能力的交融,目标与单元习作相一致,随文练笔可以为其做铺垫。教师要努力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结构或语言样式作为思辨点,运用比较阅读等手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炼出凝练、让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方法,先用足文中语言材料进行改写,积累有特色的语言,再将习得的方法迁移运用至生活进行仿写。如此用课文学作文,助推学生从 “阅读的此岸” 抵达 “习作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