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联合教研促提升 携手同行共发展丨鹿城区张汉、林美珠名师工作室“ 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与科学教学实践 ”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张汉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量:


2024年5月21日上午,鹿城区张汉名师工作室携手鹿城区林美珠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南浦实验小学闻莺校区举行了主题为“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与科学教学实践 ”的跨学科联合联合教研活动,活动意在推动教育创新,促进信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科学教师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共分四大板块,分别是五节展示课、一场讲座、课例研讨和名师引领。两工作室全体学员积极参与本次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温州市滨江外国语小学的孙琦琦老师执教的科学课《谁的传热快》。孙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感温贴纸和温度传感器这两种教学工具,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并比较铜、铝、铁这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速度。通过将这些金属棒分别浸入热水中,并在金属棒表面贴上感温贴纸,学生们可以实时看到温度的变化。同时,温度传感器精确记录了温度的升高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而技术支持又将复杂的数据统计转变为直观的统计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孙老师引导学生们分析这些数据,让他们理解了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以及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课是由温州市水心小学的伊梦老师执教的科学课《做一个保温杯》。伊梦老师不仅教授了伊梦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保温杯的工作原理,包括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保温杯如何通过减少这些热量传递方式来保持饮料的温度,并且巧妙地将传感器技术融入教学中,学生们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保温杯内外的温度变化,通过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直观地观察保温效果。这种实践与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乐趣中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伊老师还引导学生们动手设计自己的保温杯,由学生们为心目中的最佳设计点赞评价,伊梦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她成功地将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体验。

第三节课是由温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张荣荣老师执教的信息科技课《设计统计表》。张老师通过课前提问“根据本周末的天气预报,你周末打算去户外玩吗?”引导学生发现天气指导人们生产生活。接着以“气象学家是如何掌握天气规律的呢?”的情境下带领学生探究“鹿城区一天内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经过讨论得出鹿城区的气象数据可以从观测和网络获取。在设计统计表环节,以设计一张“鹿城区四月份整点时间的温度统计表”出发,带领孩子们设计了标题栏、纵栏、横行。随后,张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鹿城区四月份不同时间点的温度数据,学生们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寻找最高温出现的规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设计和使用统计表,还锻炼了数据分析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也对“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2点”这个科学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四节课是由来自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的周育丽老师带来的信息科技课《数据可视化》,经过上一节课研究天气数据后,本堂课围绕制作基础图表、组合图表开教学,深入感受数据可视化丰富的类型与价值。引导学生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数据时,能运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延续“鹿城4月旅游指数”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合适的图表呈现“四月份温州最高温时间分布”数据。用现场投票的方式选出学生更喜欢用哪种图表验证结论,引出不同的图表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组合图表方式呈现四月温州天气情况,最后通过图表分析得出“温州四月气候宜人,宜出行”的结论。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发现数据可视化能快速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还学会了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四节课后,下午由来自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金利银老师带来讲座《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尝试》,金老师从信息化在我国的推进切入,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替,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结合新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如微课、在线资源和虚拟仿真实验,来强化预习、提供实验探究平台、提升课堂趣味性、促进课堂探究,并最终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金老师也就常见的微课视频下载、资源平台使用对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同时他指出科学教师不仅要对科学知识进行讲述,更应注重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的培养。信息化手段应作为辅助,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形成科学素养,而不是单纯依赖技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找到技术应用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平衡点,确保技术的使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最后是由温州市鞋都第三小学的曹子怡老师执教的信息科技课《数据分析报告》。一段迷人风景视频快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曹老师紧着提出:“作为温州的旅游推荐官,思考如何根据这些气象数据,向游客推荐四月的温州”。根据制作的四月份天气情况可视化图表,指导学生分析从图表中得出四月的温州气候宜人的依据。接着,让学生作为城市旅游推广人的身份,向外地游客推荐介绍四月的温州。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演示文稿中输入文字、插入图表、文字重点突出的步骤。学生展示完成后,对三堂课的“用数据讲故事——鹿城4月旅游指数”单元学习做了小结。在真实情境的大单元学习下,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数据在结论论证的重要性,在经历了获取数据、整理数据、数据分析和制作数据报告后对最美人间四月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教师们针对五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价,各位老师分别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的落实、科学思维的进阶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感和收获,同时也谈到了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它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两节科学中传感器的使用以及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让信息老师们也是眼前一亮,而三节连续的信息课的呈现,以及一本连贯三节课的任务书的出现也让科学老师们感叹信息课的演变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讨论最后,老师们一致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科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和形象。通过多媒体、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抽象的科学现象和过程可以被直观地展现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课例研讨完后,张汉老师与林美珠老师就小学科学、小学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林美珠老师指出信息科技还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信息科技的融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而张汉老师也提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两位专家也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融合将为小学科学于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