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为深入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推进体育课堂教学转型,鹿城区赵蕾名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在温州中学举行。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温州市体育教研员蔡景台,温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郑上忠、温州市体育师训员谭修平、各县市区体育教研员、体育组长及鹿城区赵蕾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等80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现场大会,全体体育教师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01现场“充电”为师赋能
教学内容结构化—陈宗珊
陈宗珊老师指出:
1.深入解读教材、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项目特征的教学内容结构化,系统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有效融合教学内容,强化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利于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掌握。
2.要通过结构化设计,掌握体育学科的内容框架,形成整体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化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内化结构化知识,建构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组织小组化—何晓敏
何晓敏老师指出: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相结合。
2.打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和过程:过程真实性、小组组成的有效性、合作的动态发展性;情境的真实性。
3.促成真实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学会互助、合作、交流,解决一节课的关键问题。
4.提供真实的反馈评估:评价主要起“促进学”、“诊断教”、促进教学反思的作用,小组评价要兼顾个体与整体的评价。
5.小组化在课堂里真实发生必须以主动学习作为支撑条件;围绕真实问题的学习、有真实学习体验的过程(沟通合作、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的生成),伴随着反思行为的学习,在反思中建构形成知识和技能。
教法学法问题化—郑建成
郑建成老师梳理五大教学焦点:
1.动作(技术)方法类:揭示动作本质、规律和体验,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动作方法和原理。
2.练习方法类:明确练习目标与价值,通过体验积累,教会学生在多元情境下解决问题。
3.运用方法类教育类归纳总结类:培养学生找准时机、选择方法、制定策略,增强实践中的决策和迁移运用能力。
4.教育品德教育:关注团队协作、效率提升和胜负观,塑造正确价值观与社交意识。
5.归纳总结深化:强调个性化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整合与全面理解。
教学评价精准化—石 峻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石峻老师指出应当以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为导向,响应“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需求,从运动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关注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深度体验和全面理解。这意味着评价不仅要涵盖运动技能的掌握、身体健康行为的养成,还包括体育品德的塑造,以及对运动项目内在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从而确保教学活动既能提升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又能培养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素质。
02专题讲座:学校课程计划设计
余立峰老师聚焦学校课程计划,从新版课程标准出发,以四个转型的关系为切入点,内容是核心、评价是难点、教学法是关键、组织是基础。通过对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课程内容对新课标进行系统解读,通过实际案例从结构化的理解和思考,从整体化、大单元化教学角度出发,以更专业的角度对各校的课程设计提出建议。从底层逻辑到顶层设计,整体性理念设计,为体育课堂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新路径。
03“武装”自己努力让孩子们都跑起来
郑上忠副处长通过解读“枕边文件”,把教育教学统一到文件夹中,让体育课真正的走进学校当中去。真实保障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创建体育大课间特色学校,让孩子们跑起来。通过解读体育赛事和创建,鼓励2024年大家积参与和承办体育赛事。
04基于“双新”要求的教研实践
蔡景台老师强调核心素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基础上,而是通过每一节课的渗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形成核心素养。教学转型对于学生来说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必备品格,正确的价值观,最终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运动技能。在教学核心内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深刻解读教材,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回顾2023年体育教研工作,展望2024年新的开始。
本次活动让工作室成员解读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转型,在研讨会上学到了新理念,在名师赵蕾老师的组织下,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