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精准复习备中考,砥砺研思促提升——记程日东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六次活动

作者:程日东 发布时间:2024.04.28 浏览量:

2024年4月28日上午,鹿城区程日东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在程日东老师的带领下,与二十三中语文教研组所有成员开展针对中考复习策略的沟通与研讨,互通复习心得,共议进阶妙招。

活动在二十三中何倩倩老师执教的《刘禹锡诗文整合复习课》中拉开序幕,何老师围绕目标定学,发布四个主要任务,学生在进阶式的任务推进中逐步完成对刘禹锡诗词风格的探究。

 

课后,与会老师集中教工之家围坐研讨。程日东老师首先就本堂课展开精准分析,他认为本课通过前期资料的搜集、课堂任务的达成及学生的课堂展示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思考,达成纵向梳理刘禹锡人生经历,横向分析诗歌情感、表现手法及人生体悟的双线合并,学生将资料盘活,实现1+X的进阶,课堂实效显著。此外,程老师亦就本课的提升空间进行分析,他建议可将每个任务进行再细化,适当减缓课堂速度,以期达成将环节做足做透的理想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将“刘禹锡”话题做大,成为学生写作的一个素材。总而言之,本课旨在将零碎诗歌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找到阅读路径,是极具借鉴价值的一堂好课。

  

随之参与分享交流的是工作室诸位成员。

黄子和老师针对教材梳理之后的运用问题进行深入分享。她的分享围绕三点展开:知识性梳理和策略性梳理同时展开,实现双线并行化繁为简,引领学生运用知识系统,因地制宜地处理不同的问题锻炼审题,把握主题式探究题目背后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其中在策略性梳理这一方面,黄老师以自身在童话专题的复习实操为例现身说法。先引导学生以知识性内容为纲提炼童话文体核心知识,随后总结解读童话式文本的突破口关注夸张点情节反复中的变化同时关联生活,探究象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性和策略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最后黄老师总结,将整理的知识进行运用都是将抽象运用于实操的一种具体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带着思考进行实践

 

金扬笛老师针对如何面对学生多而杂的问题进行发言。她认为问题多而杂是因为什么都要想,无重点无抓手无原点,因此老师可以尝试:①摒弃求全思维,慎用地毯式轰炸。②多杂问题之中紧抓核心知识。③舍得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教材本位”意识,以教材为例子进行复习,借助教材梳理自己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如能将教材内各素材的编排和每篇课文课后题进行再阅读和整理,就是寻找教材与考点的联系点,追本溯源,便能有效迁移。同时可用表格、概念图等方式先对教材核心知识列出清单进行整合分类,然后通过课堂时间判断筛选出的知识和考点是否恰当,进行优化调整等,充分发挥统编教材“例子”的作用。

 

郑林娟老师围绕作文提升分享心得。她明确提出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审导语,审范围,审立意,审角度,审关键句,审修饰词及言外之意,同时以南浦实验本次七年级期中考作文题为例,强调聚焦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的重要性。,郑老师分享了自己针对如何升格学生作文的日常做法,如中考作文题模拟训练、适时分享作文范文,以及针对学生单篇作文的一对一面批,郑老师认为日常的坚持与落实是助力学生提升作文审题能力与文章表达的必要因素。

 

对于作文复习,程日东老师也适时发表意见,他认为在中考复习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关联意识,学会将日常积累的单独材料运用起来,特别是在面对新题时的应变。另外,老师应带领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聚焦热点话题,进行真实点评。实操方面,可针对各类文体列举提纲,再逐步完成由段到篇的增补完善,引领学生进行定期定量的系列创作。

此次研讨活动通过把脉复习课堂模式,思索复习策略、分享语文实践等方式为老师们标绘了冲击阶段的前行轨迹。人间四月,青碧满目,一切都充满着生长收获的希望。

                                              (文| 金扬笛   图| 黄子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