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满是秋意缱绻;朔风乍起,转眼新冬又至。”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从课堂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变。2024年11月15日,林志辉名师工作室第二十次活动在上海世外教育附属苍南渎浦小学如期举行。在王新新老师的主持下,活动徐徐拉开帷幕。
活动伊始,上海世外教育附属苍南渎浦小学的丁伦铅老师带来《角的度量练习》一课。丁老师借助残缺的量角器,通过量角与画角两个活动,带领孩子深入体验度量的过程,了解量角就是量出角里有几个计量单位。
第二节由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的许建云老师执教《四边形的认识》。在许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积极辨析思考,从边和角的角度深入认识四边形,积累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整个过程,老师精准提问,学生之间激烈思辩,期间精彩纷呈,让在场听课老师回味无穷。
第三节由温州市籀园小学石坦巷分校的高盈盈老师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高老师以“顶点”、“边”和“角”这几个元素为视角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贯穿始终。选线画图形、两点画正方形更是很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随后由温州市滨江外国语小学的陈毅克副校长为大家带来《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内容整体解读。温州市新田园小学的王形形老师为大家带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的学情整体分析。两位老师以“学什么,怎么学”为核心,深挖教材的内涵,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怎么学”采用框架结构,借鉴SOLO分类理论,从构建概念,到明晰概念,最后融通概念。每一堂精彩课程都是从从内容整体解读、学情整体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度分析、进行精心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苍南县小学数学师训员黄静老师对上午的三节课和两个观点报告展开了深入浅出的点评。黄老师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标和方式出发,指出小学数学课本内容的构成特点,引领教师重新研读教材,为老师们日后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结合课标、课本、学情等多种因素来设计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既基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此外还应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下午精彩继续,第一节课由温州市市府路小学的林梦帆老师执教《平行与垂直》。林老师摒弃传统的分类方法,选择从学生的表象认知出发,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组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互相辩论到课件展示,逼迫学生调动所有脑细胞追求概念的本质。
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林志辉老师带来专题讲座《素养进阶:空间观念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培养》。林特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承载的价值几何?”问题引领,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现有资源的需要出发介绍学习进阶的定义、五要素(学习目标、发展变量、发展层级、学习表现、评价)、学习表现、相关课程以及有效途径。并结合图形认识领域的课例《四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等进行具体阐述。其前瞻的教育视野、利用几何画板等现代教育技术支撑的现代课堂让与会老师耳目一新。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多人同行,左右为师。本次活动让老师们对“图形的的认识与测量”教学有了深刻认识,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深信,在理念和专家引领下,在课堂实践和同仁协作中,我们的学科专业水平定会不断提升,教育定将共赴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