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专家指导研说课,各展风采促成长

作者:黄煜晴 发布时间:2022.08.20 浏览量: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说课能力。2021年11月7日,谷尚品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开展第12次活动。本次活动谷尚品名师工作室联合雷祖听名师工作室,邀请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对学员们进行说课指导。

首先是说课展示。杨阳老师和陈漂漂老师率先带来《平行和垂直》的说课。

杨老师在新知探究环节设计了三个关键活动:从过点O画直线b,并想象直线b与直线a位置关系认识相交。借助旋转理解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以及利用格子图判断并认识平行。通过图形运动——旋转和平移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理解垂直、平行的本质特征。      

 陈老师的课在新知展开环节也是分3步进行:通过画一画,初步感受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分类,感受平行与相交的特征。自主探究,揭示概念。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借助长方体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本质特征。

蒋晓丹老师和郑冬冬老师进行《循环小数》的说课。蒋老师的课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聚焦关键问题,展开教学环节。如,“商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等,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并通过观察、理解、比较、概括等活动,形成自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郑老师的说课则侧重于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一比153÷7.2和400÷75的商,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找一找商重复出现的原因;二比28÷8和78.6÷11的商,学生比较概况循环小数的概念,强调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重复出现;三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循环小数,在辨析错例的过程中得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兰加录老师和蔡周云老师带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说课。兰老师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唤醒学生对笔算的记忆。接着引导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过程,总结计算方法,建立计算模型。蔡老师则是通过45×12和145×12对比呈现,借助长方形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的算理,通过沟通,比较,交流,落实算法。

周慧老师和叶秋秋老师带来《小数乘整数》的说课。两位老师都是通过结合情景、单位换算、数值计算等多种方法展开3.5×3的算法探究,让学生经历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算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陈霄霄老师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是先利用学生的作品多种方法展开92÷30笔算方法的探究,接着再聚焦商的书写位置,突破难点,并借助小棒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郑淑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先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利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思想来帮助学生理解列数和行数。最后以图形的运动变化引起数对变化,为初中认识直角坐标系作铺垫。

以上10位老师尽显风采,每一位老师在教材的把握、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的设计等方面都展现了非常优秀的一面,给在座的老师做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接着,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对10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一一点评。

在课的设计方面,陈特对老师们的闪光之处大加赞赏,认为这10位老师对课的理解非常到位,课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紧接着,陈特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在场的学员对课进行深度思考。如:“书上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中,为什么平行的概念有‘同一平面’这几个字,但垂直的概念中却没有?”、“为什么叫循环小数?”、“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什么叫无限?”等。同时,陈特还指出说课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板书需要有逻辑有层次的呈现在黑板的中心位置,重要的板书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边说边写,在怎么教的过程中真实呈现;练习可在板书的侧边粘贴呈现,其他的用语言表达清楚即可,使板书内容看起来精炼。

最后,工作室导师谷尚品老师就今天的活动作总结。谷老师针对以上10位老师的说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谷老师提倡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平时不妨多读书,而且还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此次活动,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但领略了10位教师的不同风采,同时也看到了点评专家的高屋建瓴,真知灼见,更是让在座的老师对于说课的板书设计、时间把握、环节安排与关键性问题处理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相信老师们会在这条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上极速启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