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项目“先锋队”——记吴锡理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作者:曾雅静 发布时间:2022.04.12 浏览量:

这次活动主要围绕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展开。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过程从“我做事”变成“指导学生做事”。项目学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导引课,第二阶段是探究课,第三阶段是展示课。


首先是我们工作室成员——温八中的蔡若茹老师带来项目导引课《节能房墙体材料使用方案》,围绕核心概念铺展开的节能房屋设计,融合七上第四章的物质的构成、密度、质量测量等核心知识,关注学生决策、分析、设计、创造等思维发展。课堂围绕泡沫砖和红砖性能比较,根据户型图,房间的功能选择合适的砖块造墙,体现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课后,蔡老师布置的作业别出心裁,“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圆形自然现象(比如泡沫砖中的气孔总是圆形的)”,为之后物质构成的学习埋下伏笔,也让人期待后续的课程,同时让学生的学习连续、连贯,知识之间的联系自然地被建立起来。项目化学习对教师而言,最具有挑战性的莫过于项目的确定和设计。

 

       接下来吴芳芳老师带来讲座《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她提到一个项目就是“做一件事”,其本质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要将其拆分成很多子问题。项目化过程是一个个连续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从我做事到“指导学生做事”,让学生成为项目的主人。

另外,她从备课、上课、展课的角度,提问项目导引课课前要准备什么 ,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如何带着学生一起思考分析等问题。她指出蔡老师呈现了学生的作品,课堂中融入大概念设计,课前设计评价,评价贯穿始终,指向学生真实学习过程, 体现素养立意。

林光第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双减”政策下科学作业设计及指导实践》,他指出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作业,是实践时间最多,研究时间最少的。他介绍了八中 “2-4-2-2”,提出必收、必改、必议模式 ,将目标转移到学生学习力提升,实行 “生态作业”模式, 以期达到对育人模式的转变 。同时他指出当下问题,低层次水平频率过高、科学性错误较多,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是解决作业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对数据精准评估,通过大数据构建年级段错题集。同时聚焦单元作业等综合性设计,让作业设计具有系统性。如何开展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呢,可以通过概念教学有效指导,达到概念转变。   

最后,吴锡理老师带来讲座——《“双减”背景下关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几点思考》。他指出,双减是提质,聚焦如何提升学生。科学课堂要有多种立意,要依标施教,尊重教材,关键设置落在重难点上,要有真实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凭经验教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