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鹿城区李明哲名师工作室学员一行人前往岩坦镇中心小学,与岩坦学区部分教师探讨交流,共同学习。
这次活动分两个环节,上午课例展示,下午试讲交流。
首先,由岩坦小学的徐婷婷老师展示《植树问题》课例。她着重教学两头都种的植树问题,通过画图与算式的互相印证,理解题意。接着对“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段数”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植树问题是在平均分,而且平均分的是段。再通过“树植在哪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树是植在点上的。由此,植树问题就转变成点与线段的关系。借助线段图,理解点与线段的关系,从而建议“两端都种”这一植树模型。接着,借助这一模型理解解决另外两种植树问题。然后说说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出黄旗插在红旗中间的问题,打破学生“树只能植在点上”的思维定势。整堂课抓住知识本质,建立模型,又打破学生固定思维,不断提升。
接着,中塘小学赵苏琴老师带来《周长》课例。赵老师开门见山,带领学生直接抓住周长定义的关键:一周和长度。接着让学生描一描图形的周长,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理解其定义。然后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特别是测量树叶的周长时,让学生动手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然后,回过头来探讨“三角形和五角星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化为一条线段求”的问题,带领学生体会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线段的长度。接着对同一条线段化为不同图形的周长比较,又一次体会了线段与图形周长的关系。在练习中,挖去长方形角上的一块、对角处画破浪线等变式,让学生明白周长实际上只跟线有关,跟形状无关,从而突破难点。
然后是由广场路小学何静老师展示的《确定起跑线》课例,他以项目化方式来上这节课的。何老师以比赛公平为切入点,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为条件,引导学生明白要以1号跑道为标准长度来确定其他跑道的起跑线。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起跑线画出来,并说一说怎么想的,从而总结出确定起跑线的3种思路:①与1号跑道的全长差,②相邻跑道的全长差,③只求弯道差,并明确每种思路需要的数据。给出数据后,让学生自己选择思路确定起跑线。在小组计算讨论中,发现求相邻跑道差最后只用到道宽这个数据。在变式练习中,让学生体会确定起跑线还跟跑过的弯道数有关,并介绍了田径运动比赛规则,拓展了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视野。
最后,李明哲老师对3节课做点评。肯定了3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并且他们都抓住了这节课学生的难点在哪里。我们在教学上,不但要知道学生的难点在哪里,还要给他一个任务驱动,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不是迫于老师淫威配合演戏。我们要创造学习这个知识点的环境,而不是在岸上学好了游泳的动作,再下水游泳。
下午,岩坦小学汤裕好老师、陈昱琼老师、以及温州瓯江小学的周丽丽老师依次上台试讲。讲后,李老师对他们的试讲做了点评并提出建议。几位老师试讲有点紧张,演的不够真实,试讲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全班。我们试讲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演的才真。要像课堂一样跟学生有对话,对话时要看着他,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有评价语,这样才显得真实。然后,怎么做到关注全班呢?你要考虑两边学生的视线,所以在讲台上要移位;有时还可以通过眼睛去扫视;讲到课的重点地方,你要叫不同位置的学生来回答。总之,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课堂的情景搬到心中再演出来。
这次活动给了大家很多收获,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在未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