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快乐歌唱 提升审美|项雅丽第三期名师工作站第17次活动

作者:张彤嫣 发布时间:2021.09.28 浏览量:

快乐歌唱  提升审美


  9月24日下午,项雅丽第三期名师工作站第17次活动在鹿城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钉钉群举行。本次活动中,由重庆市博雅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谢晓梅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快乐歌唱”教学范式提升中小学审美素养的实践研究》。

01

理念与应用

      谢老师向老师们阐述了“快乐歌唱”的核心理念:音乐课堂以学生为根本,以音乐为基础,用创作的方式,成就美育的价值。谢老师以音乐问好环节为切入点,向老师们展示了“快乐歌唱”的教学范式。

     谢晓梅老师从音乐的多样性入手,让每一节课上的音乐问好环节都充满新意,创意性的将“和声、大小调音阶、节奏型的编创、声势的变化、戏曲文化”与音乐问好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真正做到让学生用音乐的方式玩在一起。晓梅老师鼓励每一位老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五个维度上,善用巧思,让孩子在每一节音乐课都能拥有不同的音乐体验。

      谢晓梅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有趣的发声练习”。比如可以将发声曲与生活的情景相结合,在小学低段,教材里会让学生去模仿自然界的声音,通过风的声音,雨的声音,雷的声音等等,让音乐和生活体验相结合,发声练习也会由此焕发出新的魅力。

02

课例展示

      而后,由谢晓梅名师工作室的余元锦老师为我们带来音乐综合课《赏析维吾尔族的切分节奏》。余老师的课堂生动,富有创意。在课堂的开始,余老师用切分的节奏导入,自然的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鼓声一起来拍出节奏,随后跟随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童谣。随后,余老师让女生用花形指,男生用掌形指的表演方式,一起给童谣的第四、五句加上律动表演,在童谣的末尾两句中,余老师创编了男女生用握袖手的方式互动拍掌。

      经过余老师的仔细示范和引导,学生们对于切分的节奏积累了一部分的经验,余老师就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学生来创编声势,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再进行评选,最后进行集体的展示。学生们通过老师的示范,同学间的合作这两种方式,对切分节奏有了更充足的体验,余老师就将新的问题抛给学生,请他们聆听两首民族歌曲,通过节奏的不同来分辨出哪一首是维吾尔族的民歌,并且跟随老师为这首歌曲加上伴奏。

03

课堂剪影

      晓梅老师指出《一把雨伞圆溜溜》这首歌曲的音准跨度大,休止符的大量运用与切分节奏的出现使得歌曲复杂。因此,她从歌曲中梳理出两条主干旋律,并且将不同时值的休止符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让学生自主的分辨两种休止符所带来的不同音响效果。在教唱的过程中间,晓梅老师用柯尔文手势来解决歌曲的大跳音程,用调动学生内心听觉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的聆听两条主题旋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两条旋律。当遇到学生学习程度不一致的时候,晓梅老师强调,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高质量的聆听,再让先掌握的学生带动其他的同学,以鼓励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一定要保持学生“快乐歌唱”的初心。

      在歌曲《巴塘连北京》中,学生需要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能够完成一字多音的演唱。晓梅老师将歌曲旋律中的主干音梳理出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将歌曲一字多音的难点化解,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旋律的变化,了解五声调式在藏族民歌中的运用。

      在课堂的最后,晓梅老师通过视频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使这堂课基于音乐,不止于音乐,把音乐的功能、艺术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04

快乐歌唱,美育行动

      谢晓梅老师,一位深耕在音乐教育一线的领头人,她孜孜不倦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最美的范式。每一位拼搏在一线的老师们,当我们踏上这条教育长路,盼望我们都将不忘初心,不负所托,让真实的学习发生,让快乐的歌声常伴,美育一直在路上,我们永远在行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