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展案例教学 培养法治素养————记鹿城区邓权忠特级教师工作站第六次研修活动 |
开展案例教学 培养法治素养 ——记鹿城区邓权忠特级教师工作站第六次研修活动 2021年12月3日下午,鹿城区邓权忠特级教师工作站全体学员在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锦江校区开展第六次研修活动。这次研修活动与鹿城区蔡永特级教师工作站、王小芳名师工作室联合举行。为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法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教师的法律学科素养,此次培训以《如何上好法治课》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关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法律部分内容的解读与应用的专题讲座。 工作站导师、省特级教师邓权忠老师以《开展案例教学,培育法治素养》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他首先以案例引入,阐明当前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师要在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次,邓老师针对如何开展法治教学提出了几条建议。首先,要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有关法治部分的内容,对相关内容举行合理的设计与重组,用好教材资源,如“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材料。其次,要选择好的案例资源。可以在选材类型上进行处理,比如多元的形式,除文字外实物、图片、漫画、视频、微课等都是很好的案例资源。要结合社会热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情境设置与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初中法治传统的课堂理论性比较强,因而在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学习情绪,但是加入了鲜活的案例,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课堂呈现更加丰富多样,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对提高学生法治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作用。邓老师在选用案例资源时,强调“有效选择”原则,结合学生的学情,在关注社会热点方面,学会资源积累,适度求新求近,在选材上以倡导正能量为主,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角色,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思政课的教育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邓老师指出,在案例教学时要重视课堂互动,强调在案例教学时的思辨性问题与体验式教学,立足于思辨课堂。案例教学法不仅要允许学生思维和选择的差异性,还要充分运用差异性,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化合作交流,迸发智慧火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真实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邓老师认为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与实际紧密连接起来,才能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思想运用到实际中,做到知行合一。 鹿城区社会法治教研员、省特级教师蔡永老师通过2021年浙江省道德与法治教师综合能力比赛一等奖的两个案例案例分享,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说课能力规范和技巧进行了深度的解读。说课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表述其对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要设计好一次优秀的说课,教师要提升的不只是说课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课程教学的理念。首先,要把握联系,吃透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其次,要理清逻辑,整体设计,构建学习生态;再次,要表述亮丽,进阶发展,打造品位课堂。蔡老师用真实的说课案例呈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对于法治课的目标分析、学情分析、逻辑构建和板块组成等方面的把握,强调法治学科教师需要在说课能力上需要提升的能力。 这次工作室专题研修活动,邓权忠老师以一线教师的立场,以自己的科研分析和教学实践为例,详实介绍了如何开展法治案例教学,让我们领略了特级教师对于法治案例教学的深度思考与理性分析。蔡永老师的说课案例分享,又为我们青年教师今后的说课指明了方向,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了更细致的把握。与会的三个工作室学员和2021级区初中社会法治新教师第一次学科集中培训的教师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报道:林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