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渐长。7月18日上午九点半,温州市图书馆携手潘旸名师工作室,于温图四楼品读区开展《宝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文学阅读活动。来自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王银银老师带领温图小读者们一起品读《宝葫芦的秘密》,走近“幽默大师”张天翼先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课堂起承转合间,学生静心阅读,教师徐徐引导,携手开启一段趣味纷呈的“葫芦”探秘之旅。
解读情节密码 挖掘闪光品质
课堂伊始,“慧眼识宝物”的游戏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了阅读探索的兴趣。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赏读文本,静思巧想,通过填写“山形图”,回顾了宝葫芦与王葆的相处过程。随后,王老师出示了王葆和宝葫芦的“人物名片”,聚焦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影片对比中引导学生体悟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品质。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整理思绪,发现人物闪光品质,为阅读赋值。
回顾大师轶事 了解时代印记
他是幽默大师,亦是童话大师。他的人生究竟有何秘密?王老师的提问,让学生将眼光投向大师的过往人生。在探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专注阅读,圈画关键信息,于文字间品读大师人生。“孩子气”“风趣幽默”“爱憎分明”……数种关键词的罗列,是大师身上的标签,也是学生从他身上读到的品质。
读名著,不仅要读人物,挖掘品质,我们还需读时代,这样才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传递给我们的内容。王老师通过影片欣赏,将我们的视线投向张天翼所处的物质匮乏的时代背景之中。小到一张票证,大到一幢百货公司,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代人的回忆,一个时代的回忆。一张张旧物资的相片恰如一个个时代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张天翼先生想要通过这部作品传递给读者的潺潺情思。
趣读文字语言 感悟讽刺艺术
张天翼文字的魅力,远不止于幽默风趣。王老师还带领大家品读《大林和小林》和《秃秃大王》两部作品,通过两篇文章寻相同之风格,挖语言之奥秘,再通过语段赏析,让孩子们浸润在阅读中,品读感悟。通过一读二顾三思,学生带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以一声声带着讽刺味儿的朗读,步步揭露出藏在文字背后的“反语”,引发时代背后的沉思,深层次地感悟大师的讽刺艺术。
自古以来,“葫芦”在中华文明中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福禄的象征。课的尾声,王老师抓住本课的“葫芦”意象,带领大家一起寻找葫芦的文化内涵,将美好的寓意传递给孩子,将课堂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这便是阅读的魅力,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本次阅读之旅中,王老师将“读”作为痕迹,“思”作为线索,“探秘”作为脉络,让课堂充满了浓浓阅趣,丝丝入味。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自己对于张天翼及其作品的感悟,思维增量显著。本次的文学品读课圆满成功,敬请期待下一场【籀园学堂】香樟课堂带来的文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