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动态

构建单元大观念 促进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图:林飞扬 文:陈春盈 发布时间:2021.10.24 浏览量:

根据省教育厅2021年“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工作部署,为提升教师的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021日,林乐珍名师工作室受邀到建德市明珠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开展,采取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点评互动交流、专题讲座的形式,力求培训活动为提升小学教师的素质服务

名师示范有高度

上午第一节课建德市洋安中心学校余晓玮老师带领四(1)班同学呈现一堂精彩的习作指导课。余老师应用微课创设轻松的情境,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引导孩子感知真实的动物园中的动物,与家庭动物园成员的相似之处,发现拟物之趣;通过学习小伙伴山阳阳,前置习作片段中难以铺展开来的困境,提供孩子写作支架——围绕一个特点,抓住家人具体表现;以教材为依托,借助思维导图,提供另一种构段思路,围绕三个特点,加上具体表现写一写。在修改过程中,余老师提供星级评价标准,孩子在自评、他评的过程中提升习作水平。

第二节课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小学郑伟老师为我们带来古诗鉴赏课《题西林壁》。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在其中。郑老师巧妙地通过有意思的“看”,引出古诗的学习,立足篇章页,向前勾连苏轼的古诗,初步感受观察的妙处;在正确、读出节奏的基础上,以视频、图片为支架,出示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学生自主感受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在感受的基础上读出变化,读出情感;熟读成诵;最后让学生变身苏轼,说观察、说道理,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扎实教学,让哲理诗的教授稳稳落地。

两节精彩的课堂展示课后,金华师范附小周伟英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部首识字”教学例谈专题讲座。

周伟英老师以陈寅恪先生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开场,和我们共同分享汉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信息蕴含、传承文字的魅力和长久的渊源。她以自身的经验和困境出发,交流识字教学的缘起,发现汉字的特点:一是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二是汉字是一种系统的文字。以部首“示”为例,从“礻”字旁和“衤”字旁的易错字开始讲述,寻根溯源,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庞大的历史画卷。用部首串字,把汉字写成一首诗,真正去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致力于用字本身唤起孩子的热爱,周老师是一位诗意的引领者。

午后,温州市实验小学林方燕老师带领六(1)班的同学呈现了一堂阅读分享课《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林老师温柔亲切、循循善诱,和孩子们共读《童年》。出示人名,连结《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人物关系可以帮助梳理小说的情节;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阿廖沙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理清故事的情节发展,在事件中研读关于小茨冈的片段,三处的描写对照读,会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用关键词概括关键事件对阿廖沙的意义;通过“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引导关注创作背景,经典名作藏着时代的影子;通过“阅读成长图”触发更多阅读的可能。

专家讲座明方向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语文特级教师林乐珍大单元教学视域点评了今天的三堂课。第一堂课的关键词是“关联”:余老师从孩子学的角度螺旋上升,课堂板块推进,一节课用孩子认知的规律关联起来。郑伟老师课堂的关键词是“自组织”:郑老师将以前和现在的知识、当下和未来的知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形成一个组块,知识点的关联,帮助孩子形成自组织。林方燕老师的课堂关键词是“支架”:教学是为学生不断地设置支架,林老师的课注重情感提升方法提炼,知识点形成整块,并基于原有认知,整合了当下的学习板块,同时关注到了未来的迁移,很有自己的思考。

接着,林特做了《有意思的大单元识字:统编教材识字单元的二次开发》专题讲座。林老师从“大单元教学:为何”“大单元教学:何为?”“大单元识字:怎么用”三方面内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研究中的经验之谈“大单元识字教学”,就是从更中观的“大单元”范畴,二次开发教材识字单元,让学生掌握这些前移后拓的结构化知识,学以致用,并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有用、有意义。大单元教学学习活动的“点”,串连成一条课堂的“线”,连结成一个单元的“面”,六个单元的“面”共同组成一个汉字构形文化的识字新体系。

讲座最后,林特分享了一个故事: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没有靠谱的地图,可以靠着水流的方向走,也许我们会走弯路,但是不会走回头路,教学也是一样。大单元的研究在中途,不是终途。

教师学习有收获

本次“百人千场”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让建德当地教师与名师一起聚焦课堂教学、共同研究。活动结束后,工作室学员们怀着“大单元教学”有效策略探索热情,投身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大单元的研究在中途,不是终途。我们一群人也将在林特的带领下,在接下来的时光携手前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