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说课”,共筑专业成长阶梯——记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说课”专题研修活动

作者:叶托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量: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科理论知识水平,搭建课堂教学研讨交流的优质平台,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25年7月13日,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说课”专题研修活动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青蓝小学书记娄屹兰老师来为教师们作指导与分享,旨在通过交流与碰撞,让每位教师都能在“说”中明晰教学方向,在“评”中汲取成长养分。

【说课展示】

陈如意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创设小导游情境,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读懂段落。她通过情境化、结构化、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将语言训练、思维发展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

陈珍妮老师以“三读三说三思”为主线,通过对比陶罐与铁罐的形象、结局,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想象、联结生活等方法,感悟“辩证看待事物”的寓意。她设计分层活动,结合《北风和太阳》拓展阅读,指向生活启示、思辨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培养。

徐维瑜老师的《大自然的声音》紧扣新课标,以声入境,分类品析拟声词、描绘词,体会情意,接着借助图标梳理感知课文大意,聚焦风、水、动物之声,对比朗读、想象品析关键词句,积累语段,最后链接生活,仿说仿写迁移,落实审美创造核心素养。

杨修涵老师说课的内容是《秋天的雨》。她以新课标为理念,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多个方面展开说课。杨老师对教材内容把握合理,思路清晰,各个环节的设置安排衔接自然,层次分明。

郑思思老师紧扣《搭船的鸟》中“细致观察”这一核心目标,创设“小小观察员”的情境,借助课后题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观察方法,最后迁移至大象吃香蕉的仿说实践,实现“学法——用法”的能力转化。

谷香逸老师以“理解难句有方法,悦享童年好时光”为主题展开《肥皂泡》的说课。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立足文本以情驱动,聚焦“吹泡泡”过程学习与“赏泡泡”语言品析,通过借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童趣中掌握有序表达与难句理解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碧老师设计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紧扣新课标“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要求,通过结构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的阅读策略:第一课时重点指向通过信息提取梳理预测依据,并尝试运用;第二课时则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情节异同,发现童话叙事模式,实现“规律发现——迁移创新”的深度学习,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姜雯雯老师在设计《黄山奇石》一课时,依托课标要求与单元重点,以“品奇石之奇趣,习表达之妙招”为核心,创设了“大美中国行”情境,引导学生在“寻奇石——赏奇石——写奇石”的递进活动中,接着聚焦“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典型意象,品味“好像”“真像”等词语的表达妙处及“飞”“落”“蹲”等动词的生动性,最终实现从语言感知到创意表达的迁移。

陈冬雪老师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先找大青树下小学的“特别”之处,从环境、学生、活动方面进行教材分析;再品有新鲜感的句子,通过对比、仿写、提问等体会表达效果与情感。

【名师引领】

说课展示后,娄特首先对教师们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和有效的指导,肯定大家能从教材分析、学情研判、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突破、教法学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板书设计等各方面,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想。同时,她也提醒大家,要明白说课的本质是说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如何”,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说课的严谨性融入日常备课中,不断反思教学实践,让每一堂课都经得起推敲。

随后,娄特带来专题讲座《让经历伴随学习:小学生学习变革新视角》。她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着重强调指出:中低年级开展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趣味性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结构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言语经验重构,创设全程性学习情境引发生联想思考,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讲座中,娄特结合一线教学的鲜活案例,从任务设计的细节打磨、实践活动的组织策略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评估,作了细致的分享,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教学智慧盛宴。

这次“说课”专题研修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说课能力与教学设计水平,更营造了互助共进的教研氛围。未来,工作室将继续聚焦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开展更多针对性的研修活动,助力教师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