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镜:在时光的沉淀中照见教育的本质-鹿城区朱芒芒名师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

作者:朱芒芒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量: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教师的科研写作能力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朱芒芒导师以“教育文稿迭代故事:案例、叙事与论文”为主题展开分享,通过《丛林探险》这一具体课例,深入且全面地呈现了幼儿园教师在科研写作方面的蜕变历程,为工作室的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实践解码

朱芒芒导师以多维度实践揭示教育科研的核心要义。她通过音乐课例研磨案例指出,教学实践需打破成人视角桎梏,以“儿童本位”重构课堂——从低位思考构建情境,到依据音乐结构设计留白激发创意思维,最终实现“尊重童心、聚焦个体体验、让儿童成为课堂中心”的教育目标。在科研写作层面,她以自身经历阐释教育叙事与论文写作的进阶路径:教育叙事需以真实生动的故事引发共鸣,通过导师细致点评反复打磨结构与语言;论文写作则要突破理论支撑与数据佐证不足的瓶颈,以学术思维推动教育实践向理论转化……

导师的讲座不仅勾勒出个人科研成长的脉络,更向学员们传递出“在教学中深耕儿童视角、在写作中坚持实践与理论互构”的科研方法论,激励学员以反思为笔、以实践为镜,在记录与提升中推动专业思考与发展。


思维碰撞

全体学员在听完朱老师讲座后,提出了论文与课例写作中的共性困惑,朱老师一一为大家解答。如针对“课例写作学术性不足”的核心问题,朱芒芒老师强调,优质课例需完成 “三重转化”:将儿童行为转化为教育现象分析,将教学策略转化为理论模型,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迁移的方法论体系。针对“论文如何撰写得更有逻辑”,她提出应遵循 “教学困惑识别--儿童行为解码--理论框架嵌入--创新观点提炼” 的逻辑,需规避 “理论贴标签” 误区,主张通过 “教学细节 + 理论阐释”的双线叙事。此次答疑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科研写作规范意识与创新能力。

 

 

 

本次学习交流活动,不仅是导师个人科研写作成长的记录,更为学员在教育文稿撰写方面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深刻的启示。它激励着全体学员们在教育科研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反思与提升,更好地记录教育实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