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泥护花育新苗,乡村美育竞芬芳——记鹿城区林大康名师工作室第10次活动 |
美育植沃土,种子绽芳华。为落实《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种子教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推进新课程、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落地,提升乡村学校教师专业素养,6月3日——5日工作室成员来到永嘉县桥头镇中心小学观摩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种子教师”美术专业素养培训暨展评。 首先进行“同课异构”形式,参赛教师匠心独运,在统一课题框架下呈现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仅营造了思维碰撞的良好课堂生态,更充分展现了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堂的无限可能。 乐清市仙溪镇第二小学的臧志芬老师执教的《给同学画漫画》以教师自画像导入,通过观察照片、对比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掌握夸张变形、概括等肖像漫画精髓;巧妙运用五官重组表情,结合同学个性,化身漫画小达人,举办一场“我们的漫画展”。 同样是《给同学画漫画》,来自温州市上戍小学的谷婉俊老师则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漫画的魅力。从照片猜猜班内一个同学开始,再到观察班内三位同学,在真实的情境下引导学生观察掌握特点。通过欣赏掌握漫画的方法。最终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墙。 瑞安市陶山镇荆谷学校的胡园园老师执教的《正负图形》以“1-1=2”的视觉魔术导入,通过鲁宾杯引导学生发现正负图形“一图多义”“图底反转”“共用轮廓线”的特征。设计环节紧扣“形相似意相关”原则,结合永嘉文化特色,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思维,实现美育与文化传承的融合。 瑞安曹村二小的戴瑞芳老师通过欣赏动画激发学生的对正负图形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了解正负图形的特点、构成方式和联想方法,设置真实情境,用剪纸为图书室设计标志。由感知——理解——创造的教学设计,学生更容易理解正负图形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学科素养。 文成县二源镇中心学校的叶金燕老师执教的《适合纹样》,用大鱼叔叔的需求切入,通过蜡染民族服饰图片点出单独纹样概念,借助鱼的单独纹样引出适合纹样,了解纹样表现手法,通过摆一摆探讨构成形式,最后添加辅助纹样,制作风铃,课后以ai 软件制作文创产品拓展! 苍南县赤溪镇小学的郑晓瑜老师通过哪吒服饰导入“适合纹样”。引导学生探索纹样的设计技法并设计植物纹样,学习构成形式。最后用适合纹样对扇面进行装饰,展示与评价,感受植物纹样的美好寓意。 永嘉桥头中心小学鲍仟婵老师以纽扣厂研学导入,带学生认识适合纹样,通过任务驱动“纽扣纹样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探究“一个纹样”到“一个适合纹样”,再到“适合纹样的骨式”,任务紧扣纽扣设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向设计师一样思考。 下午,由洞头实验小学董芳蕾老师带来讲座《画出来的小情绪——儿童情感表达美术课》,董芳蕾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将美术教育与儿童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内心的喜怒哀乐,让美术成为他们情感的抒发窗口。董老师的讲座,无疑为乡村美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最后,6月5日林大康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前往永嘉桥头进行户外写生。桥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美术爱好者。成员们纷纷拿出画板、画笔和颜料,沉浸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