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证研究方法 ——微调研报告的撰写与修改 一、体观微调研的特征。结合“三新”(新课标、新高考、新评价)大背景,选择小切口、典型现象、精准问题开展调研:调研设计合理,方法科学:调研过程扎实,有效; 调研结果分析科学,对策建议富有创意性、可操作性。 二、突出“微调研”报告要素。主要包括:调研缘起,调查设计,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对策与建议等。 三、调研缘起(选题来源)需要具备的特点: 一是“应势”。注重把握教育领域的大趋势,注重国家或者上级出台的政策、文件、标准、意见等,从这些文件中去捕捉信息。抓住当前形势的需要调研,抓住上级关注的时机调研。体现调研内容的预见性。 二是“应需”。可以突出教育教学改进中的重点问题、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我们要知道调研报告它服务于上级的决策,也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只有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调查研究才具有价值。 三是“应急”。围绕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顽症”“急症”展开分析,力求开出既有针对性又有效果的“对症良方”。 切记:小切口+勿赘述 1.个人选题,凸显适切性 2.问题分析,凸显精准性 3.调查设计,凸显科学性 4.分析结论,凸显逻辑性 5.对策建议,凸显性针对性 教育论文修改与朴素写作修炼 一、明晰论文定位 二、避免写作误区 (一)结构三大误区 1.缺乏严谨逻辑 2.缺乏清晰层级 3.缺乏闭环思维 (二)论述三大误区 1.缺乏典型案例 2.缺乏有理有据 3.缺乏匀称行文 三、论文撰写方法 (一)从做得精彩到写得精彩 (二)从积累素材到确定主题 (三)从文献查阅到模型建立 四、论文修改策略 五、写作修炼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