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三中学】研析二模数据,凝聚教学合力——我校举行二模分析主题研修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备考情况,总结二模考试经验,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日,我校各教研组围绕二模考试情况,开展了主题研修活动。各学科教师齐聚一堂,通过复习课例展示、数据深入剖析、教研智慧碰撞,为下一阶段复习教学工作明确方向、凝聚力量。

 

语文组

5月20日,语文教研组在组长周敏慧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二模分析主题教研活动以期凝聚全体力量更好助力中考最后阶段的复习

活动伊始,朱欣怡老师针对近期复习情况,围绕“贬谪文学”这一专题进行整合复习,帮助他们重新梳理“贬谪文学”的知识脉络,提升古诗文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

接着,金建慧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她点评老师教学设计的几大亮点,认为其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基于数据的分析,巧妙地把高频考点和学生复习过程的不足点进行整合,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答题的完整性

随后,王伊娴老师进行了基于数据的成绩分析。她详细解读了学生的成绩分布,指出了学生在语文基础、语言表达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分享了备课组为接下来的复习课制定的分层教学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提升。

 

数学组

5月22日下午,我校数学组召开九年级二模专题研讨会。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展示、专家评课议课、模考数据分析三大板块展开,通过课例研讨与数据诊断双轮驱动,为中考冲刺阶段教学提供科学指引。

 

课例展示:尺规作图中的思维进阶

余琛琛老师执教的中考专题复习课《图形变换·寻找等量》率先亮相。课堂紧扣新课标对尺规作图的能力要求,创新设计"动点轴对称变换"探究主线,引导学生在尺规操作探究中完成图形构建。课堂将传统技法与中考新题型有机融合,为备考阶段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提供了鲜活范本。

 

专家引领:聚焦素养培育的课堂重构

数学组郑君梯老师在评课环节高度肯定本节课的示范价值:"这是一堂有高度、有梯度、有效度的中考复习课。教师以'尺规作图'这一中考热点切入,通过'轴对称变换'串联几何问题链,既凸显数学理性思维培养,又精准对接命题导向。"他特别指出三大亮点:一是"以问题驱动实现思维可视化",通过递进式任务激活学生探究热情;二是"以操作实证深化逻辑推演",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几何公理体系;三是"以变式迁移提升备考效能",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的训练模式锤炼关键能力。

 

数据赋能:精准把脉备考增效路径

九年级备课组长朱爱峰老师依托鹿城区二模大数据,开展靶向分析。报告通过"三维对标"(校际对比、题型对比、学情对比)揭示备考态势:横向对比兄弟学校,精准定位我校优势题型(如解答题)与薄弱环节(如选择题);纵向追踪小题得分率,锁定"临界题"作为提分突破口;个体诊断聚焦"潜力生"群体,建立"一生一策"辅导档案。基于数据洞察,备课组提出"分层强化·精准滴灌"冲刺方案:一方面开展"高频考点微专题"突破训练,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错题档案"实现靶向纠偏,为最后阶段备考注入科学动能。

 

 

英语组

 

英语教研组在5月23日下午举行九年级二模分析主题研修活动。


首先,赵海飞老师在九年级8班进行了“中考专题复习——词汇运用答题微技能”的展示课。赵老师通过讲练结合,强调做题技巧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词型的各种变化。

 

课后,陈雅静老师对赵老师的备课过程和上课表现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赵老师这节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学生反馈积极,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九年级段陈上老师对我校二模英语成绩做了题为“守望中考、奋力拼搏”的数据分析。他立足数据,以题型为基准,对二模成绩进行了细致分析,总结了上阶段复习的效果和并提出了后续冲刺阶段的措施。


最后,瞿丽丽副校长进行了发言总结,她提出我们在数据处理上更加精准,落实到班;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多鼓励不放弃。


 

科学组

 

我校科学教研组于5月22日下午开展了二模主题研修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复习策略,精准把脉教学质量。

 

首先,全体科学教师共同观摩徐晓碧老师的浮力专题复习课,徐老师的课堂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这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为我们后续复习课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接着,我们聆听林丽老师基于二模数据的深度教学分析,林丽老师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初三二模成绩进行了多维度的可视化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各知识板块得分率在思维碰撞中探寻教学提质新路径。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对阶段性教学的总结反思,更是对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定向导航。科学教研组将继续以数据为镜,以问题为舵,在深耕课堂、精准施教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与学业质量提升持续注入专业力量。

 

 

社会组

 

社会组于5月16日下午开展了二模主题研修活动,九年级备课组倪芯芯老师开了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公开课,用年代尺整理资本主义从萌芽到确立再到扩展的过程, 聚焦2023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找出该模块高频考点, 确定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该主题的核心考点从而确定复习的重难点,再以中考试题为抓手突破难点,落实重点。最后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有关联的图片,解读图片信息并阐述图片所示事件之间的关联,并用示意图构建。

 

孙春燕老师对倪芯芯老师的课作了评价,认为这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建构学科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培育学科综合思维。用“基础巩固-真题变式-开放探究”三级任务,提高九年级复习课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九年级备课组长王娅娅老师围绕二模数据指出地理学科相较一模有所提升,道法、历史学科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材料信息提取能力较为薄弱、时间把握不当、核心概念混淆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判断题、默写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辨析核心概念,强调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地理分析模型,通过时间轴、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日常中落实赋分制批改,助力学生应对素养立意的中考变革。

 

此次各教研组二模分析主题研修活动中,老师们不仅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大家一致认为,要以二模考试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同时,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