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传承密码 共研班级管理之道
—— 记鹿城区季炜梅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5 13 日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拉开帷幕。活动伊始,朱琦老师带来《探秘竹文化,做传承少年》课程。朱老师以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竹子所蕴含的坚韧、高洁等精神品质。通过展示精美的竹编、竹雕等传统竹工艺品,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竹文化的魅力与工匠精神的传承。通过这堂课,他们认识到竹文化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并立志要成为竹文化的传承者,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唐宗鸿老师的《剪出历史韵,入新时代》课程则以剪纸艺术为载体,带领学生探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阐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地域特色。学生们看到了剪纸艺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它所反映的民俗风情、社会变迁与人们的精神寄托。为了让课程更具时代性,唐老师还引入了现代设计思维,鼓励学生将传统剪纸元素与当代社会生活、流行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剪纸作品。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活力,明白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后,他们分别对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课堂成效进行了说课分享,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与启发。


温州市名班主任钱文辉老师,对上述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钱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与收获等多个维度,对课程进行了深入剖析,肯定了课程的亮点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

紧接着,钱文辉老师的专题讲座《班级叙事本的实践与运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班级叙事本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运用方法,为班主任们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工具。


温州市名班主任、鹿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教研员季炜梅老师带来讲座《班级艺术借力科任老师管理班级》,分享了如何巧妙借助科任老师的学科特点和特长,共同助力班级管理的创新方法和成功案例,拓宽了班主任们的视野。


514日上午,课堂展示活动继续进行。陈凯敏老师(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执教的《当汉服遇到洋装》主题班会课,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汉服与洋装的碰撞中,探讨文化交流与融合,陈凯敏老师还进行了说课展示,详细介绍了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过程,展示了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思维。


季炜梅老师对课程进行了精准点评,肯定了课程的亮点和创新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此外,专题讲座环节同样精彩。送教专家周红燕老师(市名班主任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旌旗山初中校区)的讲座《班级文化:从设计到生长的实践密码》,为班主任们解读了班级文化从无到有、从设计到自然生长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方法。


送教专家潘小素老师(市名班主任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则带来《好情绪好关系好教育》讲座,强调了情绪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享了如何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构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最后,季炜梅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肯定了各位老师在文化传承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同时对未来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展望,期待老师们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这次教育活动如同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班级管理的深度融合,助力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