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润心田 思政课堂启新篇——浙江省"百人千场"道德与法治专场
作者:吴映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量:
4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 2025 年“百人千场”赴龙游送教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专场暨龙游县小学道德与法治16学时培训在龙游县詹家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主办,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承办,来自浙江省师干训中心韩明月老师,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道德与法治研训员、特级正高级教师吴映老师及其工作室成员以及龙游县小学道德与法治16学时培训的老师共80余人参加。
名师送教
1.《富起来到强起来》
长兴县实验小学 杨海华
在《富起来到强起来》课堂上,杨老师以“改革创新”“科教兴国”为主线,选取小岗村红手印、袁隆平水稻育种、深圳特区设立三个印记,结合“中国名片”分享,用童趣叙事连接课本与生活。师生共话“复兴”,感悟“强国密码”,厚植政治认同,激发责任担当。
2.《这是我的家》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王晓君
王晓君老师执教《这就是我的家》第一课时,巧妙融入哪吒形象,以新颖视角共话“幸福一家人”。课堂上,同学们分享出生故事,展示承载温暖回忆的照片与纪念物;绘制家族关系图,明晰成员称呼与关系;描绘与家人的温馨瞬间,分享动人故事。这堂课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人,更在他们心中种下爱与温暖的种子,让家的概念于童趣中悄然扎根。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温州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何优优
正高级教师何优优老师在课上,以政协徽章引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针对学生前测的共性问题,借生活场景引导发现权利,经小组梳理、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明确权利及保障。此课系统科普,引导学生体会宪法,激发建设法治中国的意愿。
专题讲座
浙江省教坛新秀、正高级教师、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黄少微老师作了《大思政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4+1”成长模式》讲座,她介绍了“4+1”研修过程;“4+1”目标达成;“4+1”的模式价值。并着重介绍了“4+1”研修过程:一体化研修赋能,提供顶层视野;纵向化教材梳理,把握逻辑结构;衔接式学段展课,关注阶段变化;梯度式科研成果,更新教学理念。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吴映老师专题讲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厚植爱国价值情怀——新课标引领下素养新课堂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有效途径》。吴老师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解读。她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用“情景化呈现、浅显化翻译、情感化共情”等有效学习路径,以多重打开方式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吴老师还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为例,介绍在单元教学中厚植爱国价值情怀的具体路径。她强调大家要从横纵深究教学内容,研思单元整体,厚植学生价值观,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到达“有魂、有根、有文化”境脉。
龙游县正高级教师、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雷素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本次送教活动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鼓励教师们以此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送教活动以名师示范教学为引领、专家专业指导为助力、深度互动研讨为纽带,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全新教学思路,助力教师更好地扣好学生 “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思政教育的种子已在龙游这片教育沃土中悄然萌芽扎根,静待绽放出更丰硕的育人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