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期有约 携情而“访”——2024级叶琳名班主任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

作者:叶琳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量:

家校 · 遇见

4月10日下午,一场浸润温情与教育智慧的家访故事分享会在蒲鞋市小学龟湖校区四楼阅览室拉开帷幕。七位教师以真实动人的教育叙事,与在场师生共同探寻家访背后的育人密码,叶校长的专题讲座更将这场关于"家校共育"的对话推向更深远的思考。

叩响家门:看见生命的独特光芒

陈夏华老师以一位特殊学生的蜕变故事开篇。面对因通感失调与专注力障碍而备受困扰的孩子,她通过家访触摸到其家庭的无助与孩子的坚韧,以"专属同桌陪伴"和个性化教学策略,让"进步之星"的奖状成为生命拔节的见证。

卢怡飒老师则分享了与双胞胎姐妹的温暖相遇。家访中,她发现孩子们腼腆外表下涌动的渴望,通过持续关怀唤醒她们对集体的热爱;王嫣睿老师走近"小捣蛋"的家中,从注意力障碍与父母陪伴缺失的困境中,以趣味教学搭建成长阶梯;林雅蓉老师通过三次家访读懂早产儿小罗用"捣乱"表达的特殊喜爱,带他观察蚂蚁搬家的课堂,让"独特的光"照亮整个班级。

跨越门槛:教育在生活褶皱处生长

"当作业本上的字迹与餐桌上的对话重叠,教育的脉络才真正清晰。"陈奕如老师坦言,家访带来的视角转换让她重新定义教育维度。而新手教师余姗姗的首次家访更充满戏剧性:与校长同行时,她目睹教育者蹲身共玩贴纸的温情瞬间,触发"家访彩蛋计划"的灵感——将学生成长闪光点化作可触摸的"勋章",让教育关怀从仪式感走向生命力

 

杨妙老师与小城的故事令人动容。踏入简陋的家,她用"盘腿坐地讲题"的姿态打破隔阂,以同学夸赞的"善良""负责"唤醒被比较压垮的自信。当家访后小城以《红烧肉》作文惊艳全班时,那个曾缩着肩膀的男孩,终于挺直了脊背。  

校长点睛:在数字时代守护教育的“在地性”

活动尾声,叶校长以《"家"期有约,携情而"访"》专题讲座升华主题。通过"钉子家庭"的家访案例,她阐释如何化身"教育策划师"提供定制化方案,强调"面对面场域中眼神的碰撞比视频更真实,握手的温度比表情包更生动"。在数字化浪潮中,她呼吁教育者既要延续家访传统中"生活世界相遇"的珍贵内核,也要创新形式,让这场"推开家门"的旅程,真正成为"叩响未来"的教育实践。 

正如叶校长所言:"当我们带着教育的初心推开一扇扇家门,实际上也在叩响学生们无限可能的未来。"这场充满温度的故事会,不仅丈量着家校共育的深度,更校准了立德树人的坐标——教育的诗意,永远绽放在真实的生活土壤之中。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