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越小学】学科双新教研活动②:践行新课标 提升新素养

盎然春意轻抚,教研脚步缓缓走来。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温州市瓯越小学各教研组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践行新课标,提升新素养”为主题的新课标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双新”政策,践行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变化,并将其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语文组

翁娟娟老师强调落实学习任务群,要立足学习目标和单元人文主题,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真实情境和驱动型任务,整合协调好单元内部各项元素,融通课内外学习素材和资源来开展教学。李彬彬老师深入阐述新课标的理念和教材编写意图,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阅读、表达与思维的深度融合。随后,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新课标学习心得,围绕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语文教研组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双减”政策实施,核心聚焦于“赋能增效”的发展目标。老师们将深入钻研最新课程标准,以创新为翼,勇于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范式,通过持续的课堂实践研讨,不断精进教学策略,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教学品质,共同开启语文教育的新征程。

数学组

1.深研课标,明晰方向

陈琼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重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要点,重点解读“三会”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内涵与实施要求。通过对比新旧课标的变化,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并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量感、推理意识、模型意识等学科关键能力展开讨论。

2.聚焦实践,共话策略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经验,围绕“新课标落地”展开头脑风暴。张冬雪老师提出:“新课标强调学科实践与跨学科融合,我们在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校园真实情境,如‘班级物资采购规划’‘运动会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陈璇老师则分享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以‘测量’单元为例,通过整合课时目标,设计阶梯式任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热烈的讨论中,老师们逐渐形成共识:新课标的落地需要教师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通过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

综合组

综合组教师们共同学习了新课标的核心内容,重点解读了“核心素养导向”“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关键理念。通过政策文件的学习,教师们明确了“双新”政策的目标与要求,认识到“双新”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全面变革。

在案例分享环节,多位教师结合自己对双新的理解提出接下来教学实践的设计,展示了在“双新”背景下的创新课堂案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项目式学习:厉晓武教师提出可以“校园环保”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调研、设计与实践。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全程参与,提升了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能力。  

2.情境创设与评价创新:孙嘉蔚教师提出通过创设“小小博物馆”的情境,将历史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成果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3.信息技术赋能课堂:缪欣教师提出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带领学生“走进”古代文明遗址,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实践案例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也展现了“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改革热情。 老师们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翠微校区各教研组老师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双减”政策实施,核心聚焦于“赋能增效”的发展目标。老师们将以创新为翼,勇于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范式,通过持续的课堂实践研讨,不断精进教学策略,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教学品质,共同开启素养核心教育的新征程。

 

/文:教导处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