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精准施策,提质增效——记2025年温州市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研讨会活动
作者:陈俊杰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
3月21日下午,2025年温州市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研讨活动在温州市第二中学顺利开展。此次活动聚焦于如何提升中考复习质量,涵盖了词汇、写作、听力与阅读等多个方面的学法指导和策略分享,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和实践路径。
01# 教学展示·课例精研
三阶三策 妙解词海
《词汇运用讲评课:错误归因与方法指导》季悠然 温州市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二中学的季悠然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充满创意与挑战的词汇复习指导课。课堂伊始,悠然老师巧妙地以一组数字“92 1600”引入,将中考倒计时92天与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1600个词汇紧密结合,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共鸣,自然而然地切入主题——如何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高效整理并记忆大量的词汇。悠然老师借助Deepseek的智能解答,引导学生聚焦词汇学习的基础性问题——词性(Part of Speech)问题,并由此延伸出三个核心要点:关注后缀(Focus on Suffixes)、关注一词多词性(Focus on Words with Multiple Parts of Speech)、关注相似词(Focus on Similar Words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这一设计逻辑清晰,为学生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帮助他们搭建起系统的词汇复习框架。
季悠然老师以游戏链贯穿课堂,通过趣味互动激活思维、巩固词汇,巧妙融入中考真题强化实用性,激发学习内驱力。整课设计以多元教学工具搭建“游戏启思-工具赋能-真题联结”,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最后中考复习阶段work smart, not just hard。
02# 经验交流·妙招速递
(1)书面表达:双线并进,精准施策
《基于学情,精准施策,赋能中考写作》黄美丹 瑞安市仙降中学
黄美丹老师基于学生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剖析其背后的成因,以此进行精准施策,双线推进展开中考写作复习。
黄老师详述了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字数不足、词汇量匮乏、句式单一、段落结构松散、要点不全或偏离主题,甚至出现机械抄写或空白现象等。针对学情,黄老师提出了“微写作”的复习策略,即通过短小精悍的写作任务,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策略和语言基础。在策略微指导环节,黄老师就审题和内容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引导学生构建写作思维体系。在片段微创作环节,黄老师依据书面表达评分三要素“要点齐全,结构清晰,语言准确”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微创作。通过目标分层递进,让学生体验成功,充满获得感。在范文微品鉴环节,黄老师利用范文带领学生品框架,品内容,品语言。
最后,黄老师强调,写作复习不仅要注重语言积累,还要帮助学生从“碎片化表达”过渡到“逻辑成文”,最终实现从“被动模仿”到“主动创作”的转变。
(2)听力与阅读:依标复习,科学设题
《2025初中英语听力、阅读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周晓丹 温州市第四中学
周晓丹老师从命题者的角度分享了听力和阅读两方面的复习策略。
①听力:从“信息捕捉”到“逻辑推理”的思维跃迁
周老师建议教师在听力复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三个核心能力:准确把握口语语篇主旨要义的能力、敏锐识别语境与语气的能力,以及清晰梳理事件因果逻辑的能力。在筛选材料时,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经验的语料素材。在设置题目时,教师要模拟真实交际场景,合理设置干扰信息,提升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教师可广泛取材于复习导引、现行教材、配套作业本以及优质模拟试题等,构建丰富多元的听力资源库。
②阅读:从“文本解码”到“批判思考”的能力进阶
周老师指出,在阅读语篇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取难度适中、体裁多样的语篇,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题目设置上,严格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的原则,考点分布均匀,涵盖获取信息、理解主旨、推理判断、词汇理解、概括评价等多维度的考察层次。
针对这些命题特点,周老师提出了“多元训练,高效提能”的复习策略。她强调,教师应注重读写结合题型的训练,适当提高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巧妙关联词汇复习,精准训练答题技巧。这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复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逐步增强自信心,从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03# 专家讲座·备考导航
(1)词汇复习:语境训练,结构化学习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中考英语词汇复习路径》陈俊杰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陈俊杰老师从大量的考试数据出发,深入剖析了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词汇记忆过于机械,不会读听不懂,拼写错误;二是词汇量不足,缺乏构词法知识;三是词汇运用能力薄弱,缺乏对词汇在语境中实际用法的理解。针对这些问题,陈老师提出了系统的词汇复习策略,帮助学生从“识记”、“理解”过渡到“应用”,全面提升词汇复习效果。
(1)“化零为整”:基于词块化辨析词汇
陈老师指出,人脑更擅长记忆有意义的“组块”而非零散信息。因此,学生应以词块的形式记忆词汇。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整理以高频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为核心的词块,以及用法上容易混淆词块或是意义相反词块。
(2)“主题构建”:依托语境训练词汇
陈老师强调,构建和运用词汇语义网,是结构化学习的体现。围绕主题构建词汇语义网有利于学生在有特定的主题语境中迅速激活记忆并搜索特定词汇。因此教师基于某一主题以及主题下的板块展开词汇复习,鼓励学生以此为核心收集整理词块。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创建篇章,帮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实践运用词汇。
(3)“多维实践”:精准词汇结构化学习
陈老师提出,词汇复习应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非碎片化的教学环节。学生应通过关于“音、形、义、用”的系列学习活动,系统地掌握词汇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扮演“设计师”的角色,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而学生则是“施工者”,通过具体实践逐步掌握词汇。
(2)精准指导:依标导学,提质增效
《立足课标·关注学情:初中英语复习策略思考》曾孙丹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在活动的尾声,温州市英语教研员曾孙丹老师引领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深度复盘,系统回顾了近三年复习会的整体流程。她殷切期望教师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在日常教学中整理与收纳所思所感。曾老师强调,教师的关注点应从浅层的应试技巧转向深层的核心能力培养,敏锐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她特别指出,教师应扮演复习“设计师”的角色,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将课堂从单一的“试题讲评”提升为多维的“问题解决”,从而引导学生从“会做题”迈向“会学习”的高阶境界。最后,曾老师还详细阐释了复习导引的使用方法,期望教师们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价值,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