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真实问题,让教学目标落地——记鹿城区夏明燕名师工作室第17次活动
作者:王婷婷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量:
2025年3月10日下午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实验小字锦绣校区一楼大拇指举行第51次活动,开展《认识面积》的前测分析和教学设计交流与讨论。
首先是姜佳妤、薛圣旦、叶秋秋、徐海敏四位老师带来的《认识面积》前测分析。姜老师从《认识面积》前测的题目设计目的开始,通过对学生前测的细致分析,得出了不同地区孩子关于“面”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并在出现差异后第一时间对部分孩子进行了第二次补测,以获得并分享更为准确的一手材料,同时,在有反馈表述不清的时候还会结合访谈的方式,让前测更真实,最后通过他们的前测反馈,给出了他们组的相关教学建议。
薛老师带来的前测分析中,学生的作品比较多元,他的分析所呈现出的学生作品,其思维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与上一分析的部分观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其次作品中关于“面积”的测量部分,学生受到周长(旧知)的一定干扰。最后也给出了本小组的教学建议:对学生的作品多做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自我成长。
叶老师的前测分析所呈现的材料很贴近学生生活,她基于学生的作品反馈,非常细致的分析了学生的作品,并分享了个人对这些作品背后的思考,以及给出了这堂课的教学建议。
最后徐老师则从前测的异常数据中出发,分析了异常存在的原因;之后的面积比较的作品分析中,部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之前问题的一定干扰。
从四位老师的分享中,部分问题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让学生的基本学情更为明朗,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出发点和明确的落脚点。
朱国涛老师带来的《认识面积》的说课。朱老师从学情出发,针对教学目标设置了两个活动,分别从“通过说面、摸面、请面、画面等过程、理解面积”到“通过比较面积的大小、理解单位面积”。让学生一步步地从对“面”的实物认识,到几何的抽象认识;再通过“面”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比较的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到单位面积的重要性和在比较的过程中它所体现的普适性,最后由单位面积的多样性,回到统一单位面积必要性。之后是陈洁老师的《认识面积》说课,她的课从情景出发,生动有趣,能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让课堂所呈现的效果最大化。
最后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基于以上老师的材料跟想法,积极讨论,形成了观点的碰撞,带来了新的思路。
教研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更是教师智慧碰撞的火花。每一次讨论都在开阔我们的思维,每一次的交流都在磨练我们的技艺,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相信在此次活动中,每一位学员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教学教研的路上,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
通讯:薛圣丹
摄影:徐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