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新课标下新中考,优化复习策略,提升复习实效,2月21日下午,2025年鹿城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研讨会于温州市第二中学滨江校区举行。全区九年级社会·法治教师聚心聚力,共探中考复习新策略。
温州市第二中学周敏捷老师以《和合共“Rong”——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为题展开七上中国历史第四单元复习。周老师基于史实梳理,指导学生利用年代尺明晰时代特征,解读图文史料探究民族交融的表现、原因和意义,感悟各民族在政权的分与合之中走向一体。立足素养达成,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时关注标题、内容、出处等关键信息,将方法指导贯穿始终,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周老师一课主线清晰、由浅入深,既实现知识内化,又达成素养外化。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章思思老师带来《以课标为基,以能力为重,以价值为魂》主题分享。她指出,基于新中考的导向,试题应坚持立德树人、严格依标命题、强化综合考查。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命题需重视教材内容、强调能力解决、设计情境载体、落实核心素养。章老师详细解读了鹿城区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试题并对中考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培养关键信息获取与史料实证能力;强调史实整合并构建横纵向联系;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事件和人物;尝试跨学科知识梳理,综合思考核心概念。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史浩杰老师围绕《以题赋能,以考立生》对鹿城区九上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展开分析与反思。“双新”背景下,期末试卷应检测核心素养、指导学教。立足学情学科特性和新课标新中考,本次期末试题呈现三大特色:一是坚持育人导向,重视价值引领;二是把握时代脉搏,精心创设情境;三是体现教学评一致,落实素养导向。史老师认为后续教学应重视价值引领和行动落实、将时政热点转为生活情境、夯实基础注重思维、立足学生视角。
浙江省特级教师、鹿城区社会·法治教研员蔡永老师以直观数据总结九上期末测试总体情况,指出新理念下的试题具有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特征,教师应及时关注试题内容、试题形式、答题要求的变化。蔡老师深入解读了2024年省中考社会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明确判断题考察、道法和历史学科的价值取向等要点,解答了“如何解读课标”“如何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同时结合《中考命题解析》一书,以省中考试题与导引结构为例,给予教学备考建议,为教师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复习思路。
以研促教,以考导学。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新中考,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专家引领,助力教师探索有效的复习策略,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为中考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