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张坚鸥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暖阳高照,温情初冬。追一程心灵之教,赴一场温暖之约。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学经验的交流火花,2024年12月12日在温州市瓯越小学举行了鹿城区诸葛献跃名班主任、张坚鸥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邀鹿城区班主任研训员季炜梅老师做课例点评,工作室学员以及瓯越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教育盛宴。
上午场
一、项目化成果展示
活动当天,工作室的成员们首先来到学校的项目化作品展示区,开启了一场视觉与灵感的盛宴。语文展区,作品琳琅满目,犹如繁星点点,不仅彰显了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无限想象与卓越创造力,更是语文魅力的生动诠释。数学展区则巧妙地以“数”为眼,窥探世界之奥秘,以“圆”为媒,展现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交融,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数学的魅力,培育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科学板块和音体美展板也各具特色,展示了学生们在多个领域的才华和成果。
二、专题讲座盛启
随后,瓯越小学的副校长林丽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温”心校园,“育”见美好》的专题讲座。林副校长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出发,深入阐述了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用她的教育热情和专业视角,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温馨而美好的教育世界,探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
三、精彩课例呈现
课例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绝伦。林绿绿老师执教的四年级7班《纸上匠心,刃里新彩》主题班会,以剪纸艺术这一传统瑰宝为媒,引领学生们探寻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底蕴。在林老师的课堂中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绽放的智慧火花与创新精神。 而杨丹老师执教的五年级9班《薪火相传“童”心筑梦》主题班会,以奥运会为起点,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追寻梦想、传承精神的旅程。在这片梦想的海洋中,孩子们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更用他们的童真与梦想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四、专家点评剖析
最后班主任研训员季炜梅老师对两节班会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以及学生引导等方面的表现,并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及课堂活动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季老师结合今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围绕班队课的设计原则、丰富多元的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与指导,为在场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下午场
下午的活动聚焦统编教材“课堂小练笔”的设计与应用,通过课例展示、评课交流和导师讲座三个板块展开研讨,活动过程扎实,反响热烈。
一、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厉秋秋老师执教《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小练笔。厉老师先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回忆,接着借助表格支架,让学生梳理自己的心情。之后,通过文本学写法,引导孩子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来写心情,并围绕“紧张”这一点展开练笔。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从“心理活动”和“他人表现”多角度深入展现心情。整个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学生学有所获。
第二节课由张雪洁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的课后小练笔。课上,张老师通过课前学习单帮助孩子回忆自己“鼻子一酸”的瞬间,让孩子获得了习作的素材。接着,张老师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带孩子们梳理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小练笔搭建如何写的框架。最后张老师又引导孩子对比文本,发现表达感情的方法。整节课老师层层递进,将学习引向深处。
二、评课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进步的动力。两节课后,工作室学员轮流进行点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谈感悟,谈收获。老师们纷纷表示,课后小练笔实则不“小”,两位老师为学生搭建的习作支架值得大家借鉴。在充分肯定两堂课诸多闪光点的同时,秉持着共同提高、取长补短的教研初衷,学员们也提出了中肯建议,如“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作方法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准确把握文本特点,锚定一个目标,重点突破,追求“一课一得”。
三、导师讲座
最后,张坚鸥老师做了《提供样例,指导表达——“课后小练笔”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张老师具体从“编排特点——教学价值——教学策略”三个板块来分享。首先点明统编教材中“课后小练笔”的重要意义,它姓“小”,但不“小”。紧接着,张老师结合三年级课例,分享了具体的写法指导,如设置情境支架,提高“小练笔”的情感温度;设置范例支架,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设置问题支架,增加“小练笔”的深度等等。张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给予与会老师很多的启示。期待学员们能在接下来的课堂实践中学以致用,不断领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