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落实新课标理念,改变课堂学习方式

作者:吴锡理 发布时间:2025.01.17 浏览量: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帮助学员更好使用新教材,以探究实践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2024926日,鹿城区吴锡理名师工作室第9次研讨活动在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展开。

首先由来自杭州市行知中学的葛元钟老师带来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葛老师聚焦评价,分别介绍了考试评价、课堂的评价和作业的评价,并特别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执行严格的教学评一致性。葛老师的分享不仅有对理论的深刻见解,还有生动的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最后他指出要用好课标、熟读课标、对照评价标准找到不足和差距。

 

然后由南浦实验中学施依凡老师带来《自制温度计》的展示课。施老师从学生假期完成的温度计作品出发,进行现场测试和评分,明确现有产品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带领学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对温度计逐步进行迭代优化。最后,施老师呈现了科学家发明温度计的科学史,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工程发展的艰辛。

 

接着由南浦实验中学张琪老师带来《自制密度计》的展示课。张老师以“家中过期的酒精是否达标”这以真实问题为情境,引出制作漂浮式液体密度计的工程项目。课堂上,张老师带领学生明确设计原理,先后解决了稳定性、精确度、刻度标记等关键问题,最后对产品进行检验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实现了科学、数学、工程的跨学科学习和实践。

紧接着孙佳斌老师带来课例分享《工程实践导向的科学教学—以自制温度计为例》,孙老师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自制温度计》,这节课通过探究实践促进了工程思维的提升,利用跨学科知识促进了工程思维的形成,逐步实现从“朴素的工程思想”到“专业的工程思维”的转变。陈敏迪老师进行课例分享《促进实践探究能力发展的科学教学——以自制液体密度计为例》,她梳理了这节课的任务线,工程线,最终指向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她指出工程实践应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出有意义、深度和体验的工程项目。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吴锡理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全体工作室成员再一次经过课例、经验交流、专家引领,对于工程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