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 |
吴锡理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2024年5月9日,为了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鹿城区吴锡理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了教研活动,加强学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加深学员对项目化课堂的认识。
首先由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朱碧泉老师带来《“不戴不走”头盔佩戴监督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制作》第1课时,朱老师首先带领学生拆解工程设计物化的流程,明确了项目主题——制作一款“不戴不走”的头盔佩戴监督模拟装置。引导学生根据功能制定评价量表,并推断头盔中的结构,设计电路图后完成组装制作。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践和评价,逐步设计出模拟装置的电路,最终实现对产品的物化。课堂中,朱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建构原理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跨学科概念。通过学生动手搭建装置,检验并测试产品的环节,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反馈,二十三中严瑶瑶老师紧接着带来了《制作一款“不戴不走”的头盔佩戴监督模拟装置》第2课时的展示。她负责收集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对产品进行评价,在生生互评中实现了模拟装置的优化。在检验产品时,学生测试发现头盔模拟装置会由于质量太小、倾斜时不启动等各种问题,严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通过计算验证原电路的不足,从而进一步优化电路,引导学生对模拟装置智能性进行改进。两位老师从工程设计物化流程逐步引导学生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和成果发布,逐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展示结束后,工作室主持吴锡理老师作《基于工程实践的课堂教学建议》讲座。吴老师以真实的工程实践类项目化调查问卷数据入手,分析了当前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多种重要性。通过调研反馈,吴老师也对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迭代创新寄予了新的展望。通过本次学习,工作室学员们认识到教学方式革新的必要性,在复盘平时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今后工程实践类的项目化教学探索和落地的思考。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工作室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也是一次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探索实践,相信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