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
周晓林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暑假过半之际,老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持续学习。其实在暑假开始之前,我便早早给自己制定了看似“完美”的计划。但当警钟敲响之时,对照着美好的计划表,似乎及格分都没有,心中怅然且惭愧。有时候,有人能逼一逼自己,推一推自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这次培训,考虑到实际原因,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两个主题:如何投稿?如何评课?
投稿就像与编辑进行对话,而文章则是对话的内容,话不投机则无缘。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的文章撰写心得,如投稿方法分析、教学实录与赏析类的写作技巧介绍等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写出好文章,首先便要丰盈自己,然后便是多写多练。常写作能够将我们的文笔越磨越成熟,而广泛阅读可以提升素养,让文章更与价值和思维。读好书,特别要注意攻读一些学术类文章。虽然很难“啃”,但是他们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框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线教师,扎根课堂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重视教研,时常反思教学过程,才能够让自己更加专业。
提起评课,很多人不敢评,认为这是大咖才能做得事情。其实,我也是一样。每每被点到要评课,不由得一阵紧张。有时候会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见解太过浅显,有时候会担心这样评价会不会冒犯他人,所以往往有“假”评课之嫌。实际上,如果抱着学习之心去做这个事情,就会少了许多顾虑。评课不是为了打压,也不是冠冕堂皇地说些客套话,看似中庸之道,实则空洞无物。老师从评课的做法、评课的内容、评课的技巧出发,指导我们如何评价。遵循这样的思考框架,可以让我们正视评价,让评价更全面且有思考提升的价值。实际上,我们在每听完一节课的时候都可以按照内涵、目标分层、学生生成、后测反馈几个方面,顺着执教者的思路展开自己的评课。也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下学期可以把听到的课运用于自己的课堂,让所听的课吸收成为自己的课。
教师是离学生最近的职业,也是最像学生的职业。我们要保持着持续学习的韧性,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自己。有思考,能坚守,注品质,常改进。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一名学习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