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初中科学特级教师工作站 |
薛仕静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为了深化初中科学“用中学”素养课堂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薛仕静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于5月30日在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锦江校区天问厅,开展“大概念视域下的科学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特别邀请浙江省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中学科学教学分会理事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耀村老师开展《聚焦核心概念进行科学教学》的专题讲座。
第一节课是陈冰聪老师执教的《探秘电动车,智造新方案》。陈老师以大概念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改进“南浦牌”电动车作为真实情境,提出多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通过绘制电路图、计算和动手搭建模型装置,不断尝试和修正,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从而落实对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课是张琪老师执教的《自制液体密度计》。张老师从一道学生失分严重的期末考真题作为切入点,参考课标“工程设计与物化”的内容,确定本节课的三个任务包括原理明晰、产品初探、产品优化。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明线为利用弹簧测力计制作一款能够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密度计,暗线梳理和总结了制作测量型工具的工程实践方法和原理。张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可迁移性的能力,学生可以将同样的方法应用到更多测量仪器的设计和制作。
接下来的评课环节,郑聪聪老师以《大概念统领下的项目化单元复习探析》为主题,对陈冰聪老师的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精彩介绍。郑老师从课标的素养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大概念“工程设计与物化”在课程设计中的核心作用。整堂课通过简化真实模型、梳理系统模型、搭建实物模型、搭建实物模型四步走,落实对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
田园园老师以《科学大概念和技术工程的融合实践》为主题作发言,针对张琪老师的课程设计思路展开介绍。田老师介绍本堂课的设计经历选题与论证、设计与交流、展示与研讨、反思与评价四个步骤。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要求,提出了本堂课最为重要的驱动型问题。秉持“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观念,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总结出制作测量型工具的流程与方法,为学生后续认识、设计和制作类似的测量型工具提供脚手架。
本次活动干货满满,听课教师收获颇丰,陈丽曼老师和戴心意老师分别就两堂课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陈丽曼老师认为张琪老师的课程最核心的学习内容在于设计和物化,教师在整堂课中扮演指导师的角色。课堂借助真实任务推动项目化研究,立足于核心知识精选教学素材,分析传统测液体密度方法的缺陷,引出本节课的关键任务。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动手操作培养探究实践能力。此外,张老师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在优化迭代的环节,学生需要分析提高精确度的方法,选择合适弹簧测力计,选择合适体积的小桶,并且评价方案可行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戴心意老师结合课标要求,基于工程设计课堂的三个主要学习内容展开评价,陈老师的课程包括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工程定义、工程设计和工程物化。其中关键点在于工程设计,陈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绘制电路图的方式构建模型,最后展示讨论环节也相当精彩,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提出了多种可行方案。课程的最后通过视频展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电动车防误拧装置,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
随后,王耀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聚焦核心概念进行科学教学》的精彩讲座。首先,王老师站在高位的角度分享他对“大概念”一词的理解,阐述我们的科学教学聚焦核心概念的深层次原因。其次,教师的教学需要注重探索主题化、综合性的科学单元教学,从而进一步落实大概念的教学。王老师介绍,当前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渗透探究实践作为主要方式进行科学教学,在探究实践中建构科学观念,融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王老师通过精彩的课例、详实的数据、清晰的框架对大概念进行阐述,为在座的老师对大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受益匪浅。
活动接近尾声,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薛仕静老师做总结发言,为执教老师、评课老师和点评老师颁发证书。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大概念的科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将这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胡琦
文:胡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