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版勿更新鹿城区教育研究院(老网站) | · 校本研修 | · 活动动态 | · 初中动态 |
研训故事|我校承办鹿城区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
作者:唐晓航
发布时间:2024/05/07
浏览量:
为持续推进鹿城区“温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升智慧校园创建效益,加快打造智慧教育标志性成果,4月11日,2024年鹿城区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本次活动由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小挺主持,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全体成员、申报2024年智慧校园达标学校、智慧校园2.0学校、2024年智慧校园2.0预验收学校等学校校长与项目负责人参与会议。
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后勤服务科副科长林其浓围绕“技术赋能与数据赋能”两个维度,介绍了我区学校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即空间建设、应用建设、数据创新应用。林主任展示了现阶段鹿城区应用平台,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区域发展、数据治理与开放、教育管理、网络等方面。同时,在数据应用创新方面,他就建设学校“数据驾驶舱”予以详细指导,希望各校能借助区域数据平台,协同推进,共同提升。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杨卫国介绍了学校“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教与学行为改进体系构建的实践”,涵盖智慧教学资源、智慧学习空间、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四大板块。杨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基于大数据的教与学行为改进体系”,从教师教学进行模型、学生学习促进模型、学业评价分析模型三方面,展示了学校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学-教-评”一体化智慧模型。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校长王松以“应需而动、自研迭代、智助沁育”为题与在座各位分享了智慧校园2.0建设的经验。他首先回顾了近年来智慧校园2.0建设历程和心得感受,再就学校的现实需求、已有基础、创建目标、具体做法、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详实地介绍了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智慧校园2.0的创建历程。 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陈亦以“数字赋能,助力轻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题,从建设背景出发,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分享智慧校园2.0建设的工作思路。温州市轻工职学校以信息化助力高素质轻工人才培养为建设目标,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建设原则,以实现心理健康全员普测、AI体测、学生成长平台搭建、融媒体中心组建、未来鞋业制造中心打造、后勤服务现代化等数字赋能成效。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未来科创中心主任沙力以“AI大模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为题,分享了学校如何与AI交流的经验。他从Chat GPT应用出发,介绍了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如何应用现阶段国产AI应用,进行校本智能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例如建设学校AI、处理表格数据、处理专业文本、嵌入拓展设备、文生图片等,以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进。
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后勤服务科副科长王丁于为各学校进行了智慧校园创建指标的深入解读。他强调,各校应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结合区域平台优势,以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的智慧力量,积极探索智慧教育领域的创新项目,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此外,王科长针对智慧校园2.0的学校验收核心评价指标,详细阐述了环境融合、数据驱动、教学改革、素养提高、制度保障以及创新特色等多个方面,为参与的学校提供了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指导建议。
鹿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潘智敏为智慧教育校长级指导专家颁发聘任证书,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小挺为智慧教育平台级指导专家颁发聘任证书。
鹿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潘智敏用三句话为本次活动做了总结。首先,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一句话“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各校通过创建智慧校园寻求教育发展的新突破;第二,他指出,“淘汰你的不是AI,是使用AI的人”,各校应利用好区域提供的大量智能平台改进教育教学,同时区域应为赋能学校竭尽所能;第三,他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勉励在座学校,基于学校发展现状积极思考学校发展的突破点,共同助力鹿城教育技术跑出加速度、擦亮金名片。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鹿城区智慧校园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工作中,相信各校将进一步增强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全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具备高效管理、优质教学、个性学习、智能生活特征的智慧校园,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共同为鹿城区智慧校园的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坚信,通过共同努力,鹿城区将在智慧教育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鹿城区的智慧校园将成为引领教育创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