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探“杭”读写之路 ,引“鹿”素养实践——记鹿城区余佳莉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量:

四月春风草木香,“鹿”行读写培素养。烂漫四月,鹿城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相聚杭城,开展为期三天的集训活动,共享读写理论素养、共探读写实践研究、共行读写素养实践。

本次培训聚焦读写专项主题,关注教师读写过程及教学过程中前期、中期、后期开展针对性的沉浸式体验学习,旨在跟进当前读写研究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引发学员多元思考,提升语文读写素养。


始行·开班仪式

  高热情欢迎致辞。4月24日下午开班仪式正式开始,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培训事业部叶红辉主任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的环境设施和基本情况,悉心解读了本次培训方案的设计思路,以高热情祝愿各位学员学有所获。





  高态度学习理论。来自温州市市府路小学的学员代表张驰老师发言,她说道在这浪漫、热情的杭师大中,学员们将用积极奋进的态度汲取前沿理论,提升自身读写素养。



  高要求自我建构。有学习,更需有要求。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研训员余佳莉老师向学员强调三点要求:带着问题去学、带着思考去学、理论联系实际去学。以目标引领学习出发,实现高质量高要求的自我建构,引领鹿城小语读写进阶提升。



涵养·培训提升

问题链接思考,问答延展深度。4月24日下午,杭州市青蓝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娄屹兰从本人论文撰写之旅出发,向全体学员回答了到底是谁该读写的关键性问题。读写之旅,本质是一场教师读写的修行。本场讲座,每位学员沉浸式体验论文撰写四阶段,带着思考和问题走进写作实境,实时互动、实时问答,向深向远研究教师读写策略。



 纵深古今实例,对话读写素养。4月25日上午,学员们迎来了一场古今穿越对话的读写提升旅程,杭师大经亨颐教育学院张羽教授通过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写作的困境与策略》引领全体成员从“什么是文”“什么是好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应当关注的好文”三个环环相扣问题出发,共探讨小学语文读写实践中“读什么文”“写什么文”“写什么程度的文”三个关键问题。在老师们的探讨交流下,揭示了对小学语文读写实践的新思考:语文读写应当以语文高阶思维为引领,今人生活为踏板,辅之文人独特视角,佐之精炼留白语言。



趣行烂漫读写,共探读写之路。读写是浪漫的,多样的,更应当是不断行走的。针对读写过程中期问题,4月25日下午全体学员走入浙江省文学馆,沉浸式体验特色文学作品,对话童书作家。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学,一路叹;全体学员老师们沉浸体验文学馆带来的视觉、心灵的震撼。从春秋战国行到唐宋明清,从浪漫诗人到理性学者,科技的叠加,美学的盛宴让成员们深感文人读写的气质,明清读写浪漫。一次分享,一次对话,一次连接,一次指导;浙江省著名童书作家毛芦芦分享了与孩子们开启大阅读之旅的几点思考和做法,给了与会老师阅读教学工作的启迪和助力。



实践深入校园,“崇”见多彩读写。4月26日上午,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梁怡的带领下,老师们全面参观崇文校园,和谐静雅的校园文化内涵与设计、独特的学习活动空间、学生特色的作品展示引得老师们纷纷驻足,用相机捕捉精彩画面。齐聚崇文音乐厅,该校郑如萍、徐莹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堂语文协同课《小猴子下山》,以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有效落实课堂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随后,何慧玲书记作题为《素养导向下语文综合评价的崇文实践》的专题分享,介绍了学校基于学科学习和主题学习的一体化评价体系,前沿理念与务实做法让老师们满载而归。



知成·实践总结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三人同行,才觉左右为师。本次活动基于读写实践现实,聚焦读写实践问题,探讨读写实践路径,提升读写素养理论为老师们继续读写实践提供前沿指导。行走烂漫读写之路,涵养品质读写素养,共品语文教育甘醇。

 

 

撰稿:陈莹莹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陈紫妍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摄影:潘亚男  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