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游戏课程化路径的实践能力,2024年5月15日上午,温州市第四幼儿园在江山邑园区开展游戏课程化路径实践研讨会暨教育部“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联盟三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王振宇、温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林炎琴来园指导。鹿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小珍,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侯仙琴、王文静,实验区联盟三组的园长和骨干教师出席本次活动。金晓群名师工作室学员以及温四幼骨干教师等近200人参加现场研讨活动和线上学习。
一、沉浸游戏 聚焦自主
在金晓群园长的陪同下,与会嘉宾们参观了江山邑园区户外自主游戏场及室内玩学场馆,充满创意又兼顾教育意义的环境布局和孩子们自主愉悦、灵动专注的游戏场景给观摩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专题讲座 研讨策略
金晓群园长作题为《生成 生发 生长| 幼儿园游戏课程化实施的策略与机制》的专题讲座。金园长从游戏课程化“化”之策略、游戏课程化园本机制研究、玩出来的规则研究三方面进行阐述,回顾了温四幼近几年走过的游戏课程化实践之路。她重点指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生命内在成长的规律,真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幼儿深度学习。
三、游戏案例 分享实践
胡奕诗老师分享游戏课程化案例《山坡大创想》,胡老师介绍幼儿的游戏路径跟随游戏规则的调整优化不断丰富,幼儿的运动水平大幅度提升,游戏课程化让游戏走向变得更有深度。
在游戏课程化案例《小餐厅,大智慧》中,温四幼潘彦玮老师介绍了案例缘起于幼儿的自主游戏——小餐厅。通过幼儿、教师、家长的三方助力,小餐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孩子们也在打造小餐厅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玩出规则,成为了午餐的小主人。
雷蓓老师分享大班游戏案例《水枪,biubiubiu》。雷老师从瓶子游戏中捕捉到“如何用塑料瓶制作水枪”这一生长点,和孩子开始了制作水枪的趣味之旅,游戏中幼儿不断生发新的生长点、架构新经验,教师用游戏课程化促进其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四、专家把脉 深化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王振宇教授对我园“游戏课程化”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题为《弘扬游戏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游戏课程化9年回顾和展望》的专题讲座。
王教授阐述了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的关系,并指出两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相辅相成的。“游戏课程化”理念的诞生,颠覆了现行游戏论和课程论的传统观念。“游戏课程化”从游戏出发,终点依然是游戏,需要教师在过程中观察、助力幼儿游戏,要和幼儿互动共同构建新游戏。最后,王教授表示要把游戏作为我们幼儿教育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来思考,来探索,不断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切入口,研讨园所如何支持游戏环境打造、教师如何实践游戏课程化路径和聚焦幼儿游戏的“自主”,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当大家看见游戏精神,把握实事求是原则,追随儿童兴趣,发现儿童力量,一定能有效助推未来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