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版勿更新鹿城区教育研究院(老网站) | · 校本研修 | · 活动动态 | · 小学动态 |
【瓯越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常规专项调研①:看见儿童 方能“起始”有道
作者:朱晓冬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量: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为深入有效推进幼小衔接,助力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学校萌新“松土课程”的有效实施,温州市瓯越小学翠微校区于10月29日—11月8对一年级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常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班级管理、教学常规以及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
本次调研通过课堂观察和集中反馈交流的形式,校长室、教导处以及教研组长通过随堂听课、抽查巡课、检查批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携手助力一年级萌娃们共同成长。
教学常规
施冰舒老师执教拼音课《g k h》,巧妙地将文本情境与生活情境结合,以市民公园为整体情境创设,通过蒙面大侠、刮刮乐识字拼音字形,借助游戏拼字“变形金刚”以同伴互助的形式落实拼读。最后以“拼音歌”师生互动,满富童趣,同时又紧扣拼音四线格落实书写。施老师非常巧妙地将读音、认形、拼读和书写环节创设了以素养目标为核心的星级评价,不愧为一堂以落实语用为中心的素养课堂。
金迪老师执教数学课《比大小》,她善于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引导学生“玩中学 玩中用”。金老师紧抓关键问题活动设计,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从细节处落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姜娴逸老师的美术课《影像撕纸》则以一个瓶子的旅行故事为线索,巧妙地串联起多个学习环节。萌娃们通过猜测影子,观察影子的特点,逐步深入到撕纸艺术的探索,三个层次分明的学习任务,引导着孩子们从简易形象的撕纸到趣味角色的创作,再到影像剧场的表演,在实践中掌握撕纸技巧和趣味图形的创作。这堂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撕纸艺术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堂氛围轻快而温暖。
教案备写、作业批改
一年级老师们精心备详案,并能依据班级学生学情对作业进行二次评改,分层评价突出。施老师和金老师重视学生习得的过程性评价,尤为关注书写并给予评价,注重对班级后进生的帮扶与关注。
学习常规
近两周时间,由值周老师从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两大方面、10项内容,逐日逐项进行观测评分,记录班级管理现状。进校问好有礼貌,归置书包坐坐好,孩子们用琅琅的读书声唤起教室的活力。每个午间,在两位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都能排好队拿饭菜,争做光盘小达人。排路队时有序,科学探究有趣,运动会时奋力拼搏的小小身影都让人为之动容。
调研反馈
调研反馈交流会上,各教研组长对本次调研的课堂作了反馈和总结。组长们肯定了一年级老师兢兢业业的付出,表扬老师们的学科课堂常规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既落实了常规,又做到课堂活泼,充满童趣味,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导处王老师对本次调研进行了总结,在教研组长和一年级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展现出良好的常规。王老师鼓励老师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立足课堂,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学设计目标“精准化”,让学习过程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创设出富有趣味性和情境性的课堂。
温校长最后指出,一年级是常规养成的黄金时期,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入口,小学起始阶段的习惯培养必须不折不扣。老师们应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三方面入手,尊重一年级学生的“零起点”,注重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
教育长路漫漫,唯有不断进取,初心皆可安。学校将以课堂为支点,关注核心素养落地,助力学生学习成长。立足“种子教育”这一核心思想观念,以温暖而有品质为导向,助力家校共育。唯有相信种子的力量,才能带领学生“站”上更高处,幸福奔赴未来教育。
图/文: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