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学,以学促教,全面落实“教学评”一致
温州市实验小学 陈诗诗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以评促学,以学促教,全面落实“教学评”一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理论背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阅读评价”?
根据《课标》编写的《小学语文综合评价指南》指出:要基于课程标准落实“教学评”
一致。小学语文学科综合评价,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
语文实践活动为评价分项,通过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评价途径,全面
记录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用分项等级和评语描述的方式综合呈现学生在完成阶段
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整体描述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语文核心
素养发展水平。
这 20 年来,我校的语文学科一直进行分项评价。其中,阅读与鉴赏,是评价中比较难
的一环。阅读评价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点、技能点,还要关注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要重视对
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积累、语感等方面的评价。
我们主要从三个细化分项去评价,一是课堂作业本相对应的作业,二是“1+X”联读过
程的表现,三是针对性的阅读力测评。
《评价指南》中,将阅读能力要素由低到高,分为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五个层级。
【实际例子】
根据各年级学生应有学业水平和发展状况,设定各分项 A、B、C、D 四个水平的表现标
准,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四个等级。A 水平指完全达到课程标准,B 水平
指达到课标要求,C 水平指基本达到,D 水平指低于或未达到。D 水平一般不作等级描述,
允许学生申请二次评估。
三年级阅读与鉴赏学业质量要求提出:
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并概括段意,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从几个方面把事
物写清楚的方法。
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以上学业质量要求与阅读能力的对应如下:
学业质量要求 阅读能力层级
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并概括段意,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
提取信息
整体感知
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形成解释
作出评价
解决问题
据此,三年级阅读与鉴赏分项等级评价标准制定如下:
A 水平: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并概括段意,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从几个
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B 水平:尝试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并概括段意,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从几
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能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尝试复述故事。初步感受作品中
生动的形象。
C 水平:能学习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段意,了解写清楚一段话的方法。能初步了解故事的
主要内容,学习复述故事。关注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师把握阅读能力与学业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建构各层级阅读能力水平与分项等级评
价标准之间的关联,便能基于课标要求,研制科学有效的阅读题。
以三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的阅读题为例:【插入试卷图片】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1. 选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 、太阳和 等景物,我们可以用(A. 欢快有力 B.深沉低落)的语气朗读这段话。(选择合适的答案,画上“√”)
2. 选文中“浸”这个字用得很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浸”字写出了雾很大很浓,把整片森林都笼罩了。
B. “浸”是“泡”的意思,写出了整片森林被泡湿了。
C. “浸”字写出了整片森林在浓雾中就像仙境一样美。
3. 读着划横线的句子,我仿佛看到 。
4. 我会照样子,摘抄选文中 AABB 式的词语,完成摘抄卡。
摘抄卡 葱葱茏茏
这些词语写出了树木 的特点。
5. 给这段选文加一个关键句,放在段落的末尾,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B.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个大花坛。
C.夏天的小兴安岭真是色彩斑斓!
将阅读题与阅读能力层级对应,如下页表所示:
阅读题 能力层级
1.选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 、太阳和
等景物,我们可以用(A.欢快有力 B.深沉低落)的语气朗
读这段话。(选择合适的答案,画上“√”)
提取信息(填“景物”)
整体感知(钩“语气”)
2.选文中“浸”这个字用得很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浸”字写出了雾很大很浓,把整片森林都笼罩了。
B.“浸”是“泡”的意思,写出了整片森林被泡湿了。
C.“浸”字写出了整片森林在浓雾中就像仙境一样美。
形成解释
3.读着划横线的句子,我仿佛看到 。
4.我会照样子,摘抄选文中 AABB 式的词语,完成摘抄卡。
摘
抄
葱葱茏茏
这些词语写出了树木 的
作出评价
卡 特点。
5.给这段选文加一个关键句,放在段落的末尾,下列选项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B.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个大花坛。
C.夏天的小兴安岭真是色彩斑斓!
解决问题
根据三年级阅读与鉴赏分项等级评价标准,梳理、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可以有效评价学
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以下为 4 名学生第 3 题的答题结果:
生 1:我仿佛看到“太阳出来了”。【照抄部分】
生 2:我仿佛到看到“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
的草地上”。【照抄全部】
生 3:我仿佛看到太阳很大很热。
生 4:我仿佛看到太阳散发出千万缕耀眼的金色光芒,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4 名学生的答题结果反映了“形成解释”的不同能力水平。学生 1 能提取文本中的部分
信息,知道这句话和“太阳”有关,但并没有提取全部信息,展开想象,并且没有用自己的
语言将意思解释出来;生 2 看到了整句话,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生 1、生 2 属于
C 水平。
生 3 能针对部分信息“太阳”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尝试借助关键词进行表达,但缺漏
了后面的部分信息。属于 B 水平。
生 4 准确提取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语言表达清晰。
基于三年级分项登记评价标准,教师分析学生的答题结果,厘清不同答题水平学生所属
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从而进行针对性指导。C 水平学生要强化理解并表达的学习,B 水平
学生要优化“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并概括句意”的学习指导,从而实现不同水平学生借助关键
词句理解并概括能力的进阶。
【具体实施】
一、课内阅读评价的具体实施
期末测试已经是一个学期最终的一个阅读测试,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有意识、有方法地
去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以终为始,以评促学,以学促教,进行过程性阅读评价。评价导向
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习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我校根据学段特点,把阅读能力再细化成提取、评析、推断、想象、联读、
提问、速读等能力分项,不同年段侧重有所不同。以评促教,立足语文课堂,我们主要运用
语文作业本和“1+X”联读活动书中的练习,一一对应我们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并将这些
活动和练习与评价挂钩,得出相应的阅读力的成绩。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评价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谈: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答过程的评价策略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育
就是点燃学生的头脑“火把”,教师就是点燃者。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激励和评价是很
重要的“点燃”方式。
在课堂应答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评价策略:
1.评价方式多元化
(1)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
(2)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
2.口语评价丰富化
(1)评价感情要真诚
(2)评价角度多元化
(3)评价表达幽默化
(二)学习任务或课堂活动中的评价方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各“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性,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
任务或者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明确评价标准,提供恰当示例以作说明;
2.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支持深入思考的任务;
3.聚焦评价任务,提供针对性反馈;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本的课堂运用与评价思路
《语文作业本》是以检测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要求的水平为目的,以多种作业形式为
手段,全面体现新课程要求的诊断性评价工具。《语文作业本》的运用可以通过课前、课中、
课后三段融入,呈现阶段内容分类,以分步、合并、调配三式融合,打造多元使用方法,
学习、练习、评价三位融通。
1. 三段融入,呈现“前中后”阶梯内容分类
(1)课前预学:预习时,我们可以将作业本当中的一些习题在课前完成,比如预学课
文的必要背景,掌握必备知识,同时了解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自
己的学习。【举例说明:】
(2)课中生长:作业本中的导图支架、“泡泡语”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路径和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将作业本习题融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使之成为助学“支架”、
评价导航。
(3)课后拓展:《作业本》当中还有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和知识,有助于学生丰富认识、
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2. 三式融合,打造“分合调”多元使用方法
《作业本》和课后题的题目量和题型是固定的,但其具体使用评价实践却是有弹性的。
(1)分步解构学习任务能力层次
当学习任务需要分步完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答题步骤,然后依次达成能力目标。
【举例说明】
(2)统合相似或相同能力层级题目
题目千千万,相似或相同能力层级的有许多,我们可以进行合并融通,使得学习过程更
高质、更高效。【举例说明】
(3)调整宽度与广度,培养高阶思维
练习与评价之间的距离,往往取决于练习的宽广度与延展度。六下期末试卷“元宵吃汤
圆”习俗的寓意从书本的词句段运用,走向作业练习,再到测试卷考题,要使学生完成能力
的迁移,需要在练习时就引导寻找习俗与寓意间的关联点——形的联通,音的协同……这些
高阶思维的培养旨向是契合当前考试评价的新趋势的:以开放代替封闭,以多元代替单一。
(四)立足课堂,展现分项评价方式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课堂评价的手
段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创新多变。
例如,在今天的这堂课《花钟》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亮点一:
这一课主要培养的阅读能力是提取、推断,就是单元语文要素中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
一段话的大意”,我们就围绕培养学生这一阅读能力展开学习活动。
在学生做阅读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见下图),考察的就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借助
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阅读能力。这是三下第四单元的单元要素。于是,在《花钟》这一课中,我们带着大家明确单元目
标,带着问题,初选关键句。通过现场举手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选择,这就体现了即时性评
价。再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分享交流、阅读锦囊,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找到正确的关键
句,并习得“给关键句做减法”的小秘诀。上完课后之后,我们还会回收《学习单》,通过
对孩子学习单的研判,我们可以真实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例如,这个学生的学
习单,他在初读时,觉得没有关键句,再读时,他改掉了,觉得有,并且找对了。这说明学
生的初始水平是 B,但是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师的引导,进阶到了 A 水平,那这就是这堂课
实打实的教学效果。
亮点二:
在这堂课上,我们把“评价”贯穿始终,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每一个学习活动都
有一个评价活动,制定了详细精确的评价标准,如:朗读有评价,小练笔也有评价。(见图),
字词、写字也会有及时的反馈评价。
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思路与落实方法
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整本书阅读的导读与评价。我校的校本特色课程有“大阅读”课,
通过课前的指导、读中的监督和读后的交流,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我们以课外导读书目为载体,精选必读书目、精读书目,以阅读评价表
指导整本书阅读。组织我校优秀教师队伍,编写了《小脚丫大阅读》的册子,每学期一本。
现在,还加入新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在孩子大量阅读书目后,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校内读书节活动,如:讌园讲坛之好书推荐
会,金秋读书节之跳蚤书市,节选精彩片段做成阅读反馈活动,活动过程力求有趣,让孩子
爱上阅读之外,又能针对性提升某个分项的阅读能力。
我们学校的“书香联盟”阅读测评已开展 6 年之久,下图就是一系列的开展过程。各分项的阅读能力整合之后,最终形成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三、期末单项评价体系与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结合
除此之外,我们的期末素质报告单上,还有单列的全科阅读,同样有分项,将从习惯、
兴趣、表达的角度去激励评测孩子的阅读,全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无感采集信息,采集的信息主要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同时,
我们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我校独有的“乐学评”系统,实现“大数据”评价。总之,
我们以终为始,借助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