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 2024年3月27日 | 活动地点 | 兴墅园区 | ||||||||||||||||||||||||||||||||||
活动内容 | 《从“弹丸”到“趣玩”:关于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思考》 | ||||||||||||||||||||||||||||||||||||
主讲人 | 何颖 | 职务 | 兴墅园区教学主管 | ||||||||||||||||||||||||||||||||||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
【教研背景】 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且适宜的游戏环境则是充分发挥游戏价值的重要保证。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户外环境以其特有的特征能够提供与室内不同的、难以复制的游戏与发展机会,而且作为开放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幼儿也有着更为强烈的吸引力。当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露天的环境、阳光以及自然元素等,能够刺激幼儿的感知觉的发展;更宽阔的游戏空间、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材料,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社会性、灵活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提高对户外游戏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掌握创设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的方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研目标】 1.立足园区条件,如何充分挖掘发挥现有环境材料资源。 2.了解游戏材料类型,根据游戏环境有效投游戏材料。 3.合理利用场地创设游戏环境,如何支持儿童游戏与学习。 【教研准备】 1.游戏材料书籍 2.游戏视频 【教研过程】 一、窥看“弹丸”之地 1.有限的空间场地:游戏空间是孩子游戏开展前提条件,兴墅园区所见即所得,整体面积小,不管室内外孩子活动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2.匮乏的自然环境:我们没有一块绿化草地,小一班围墙上的爬山虎,操场边的凌霄花,还有大滑滑梯小滑滑梯旁边的两棵树,是我们户外为数不多的自然环境资源。 3.混杂的游戏材料:上学期购置了一小部分材料,同时也发动家长收集了许多地结构材料,但是通过对材料的归整我们发现,一些低结构材料规格混杂,类型也比较单一,可变性可玩性不强。 二、规划“弹丸”游戏场 基于我们有限的资源环境,前期我们将自主游戏的推进重点放在游戏场域的规划与材料的收集调整上,希望通过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将贫瘠的户外区域变成孩子们快乐的游戏场。 (一)链接孩子需求,确定游戏类型 根据《保教指南》要求,联系孩子的学习标准,兴趣点等,我们初步确定户外自主游戏类型,角色、探索挑战性游戏、建构类游戏、艺术类游戏、表演类游戏、感官类游戏。我们的创设原则:使用最少的资源、突出松散的材料、使用可循环的材料、融入自然。 (二)充分利用场地,规划游戏空间 接着我们根据所确定的游戏类型,去划分我们的户外自主游戏空间。我们现在中大班游戏场在前操场,以大滑滑梯为主要场域,利用滑滑梯形成的空间高低错落的隔断与私密感,设置了角色游戏区,总务室前面这里为挑战探索区,主席台前面这里为建构游戏区,我们办公室外面这里是一块玩水区,在建构区和玩水区之间我们连接着是表演区。 后操场是小班户外自主游戏场域,利用原先消防通道的水洗墙,我们将艺术探索区放在了这里,利用走廊楼梯口是手工操作区,根据小班年龄特点,收集了相应材料,在操场开展各类游戏。 现在的区域划分是在我们前期不断的实践调整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用下来最舒服适宜的。 (三)有的放矢收集,优化游戏材料 户外游戏和室内游戏材料上很大的区别就是能经得起风吹日晒,所以在材料收集上在考虑可玩、多变、统一的同时,如何将它们留在室外,并规划好展示它们的方式,保护其不受过度风化的影响。 1.材料类型: 考虑户外天气因素,我们将材料大致定为这几类:自然材料、户外木质材料(体锻的长凳、梯子、木板)、不锈钢材料、纺织品类、塑料。 根据我们设置的游戏区域类型,我参考了教材中的一些具有探索性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收集游戏材料,如各种管子、瓶瓶罐罐、软硬材料、各种布类、可旋转、可滚动的…… 2.材料存储: 一个有组织的、功能性的游戏空间的关键是拥有足够且位置良好的存储空间。虽然我们收纳空间有限,但是通过“乾坤大挪移”,对原来收纳空间进行优化调整。其实每个区域划分前就有考虑附近,是否有固定、明确的存储空间。角色区的滑滑梯旁边原来就有放置器械的雨棚,玩水区旁边就有收纳柜,建构区和表演区靠近我们的储藏间。每个区有自己的主体材料,这些材料的放置位置也是固定的,这样在游戏结束后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整理效率。 三、开启“趣玩”之旅 (一)角色游戏区 1.空间位置:以大型滑滑梯为主的整个区域,有高低错落,隐蔽私密的空间,后面有两棵树木,将自然资源融入,丰富游戏环境。 2.工具材料:
3.储存整理: 松散的材料分类用塑料筐收纳,较重的材料如铁锅直接就近摆放,利用两棵树设置网格,挂钩将烹饪垂直摆放。 4.游戏现场: 从开始同质化的露营野餐,搭灶台,到后面有寿司店,天天中餐厅,孩子游戏中物品假象的水平在逐步提升,比如原来的泡沫砖块用来搭灶台,现在变成了插座。塑料收纳筐从开始的收纳,到当桌子,现在孩子会建构成橱柜、冰箱、灶台……这里除了充满烟火气的角色游戏,也有滑滑梯隐蔽空间里孩子们的“岁月静好”,同伴两人可以一直反复摆弄五子棋,有说有笑一小时。 (二)挑战区 1.空间位置:总务室前方操场空地 2.工具材料:
3.材料储存: 游戏开始前,部分体锻材料,如软垫、轮胎、木梯子沿着游戏区的边缘放置材料,水果塑料框沿着总务室墙垒高摆放,游戏结束,体锻材料归置原来收纳区域。 4.游戏现场: 孩子们在挑战区会结合这些比较大型的材料,进行游戏场景建构,会出现具有运动挑战的滑坡,垫子迷宫,超级坦克…… (三)建构区 1.空间位置:主席台前面空地 2.工具材料:
3.材料储存: 带轮子的收纳箱贴上分类存放炭烧积木,其他辅助材料整齐放置在其上方;游戏的时候孩子推出统一放在主席台下方,游戏结束固定靠墙放置在现在表演区过道。 4.游戏现场: 建构游戏孩子们也从一开始的平面平铺,到结合多种辅助材料呈现有主题的建构场景,因为我们建构游戏区与表演区相邻,孩子们在建构好后,也会自然地去表演区拿头饰,丝巾,走向情境、表演游戏。 (四)表演区 1.空间位置:在建构区与玩水区的通道位置,储物间外面 2.工具材料:
3.材料储存: 利用移动衣架,将头饰、小的松散装饰材料用塑料篮子分类收纳,一些大的纱巾、布料我们统一收纳到露营车里,游戏的时候孩子推到场地,结束后将所有材料收至旁边的储物间。 4.游戏现场: 虽然场地有限,但是表演区孩子们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有激情开唱的表演者,有等着表演的后场者,有拿着相机疯狂拍照的站哥、站姐…… (五)玩水区 1.空间位置:教师办公室外的通道处,与其他游戏区较远,减少干扰,而且这里有水源 2.材料工具
3.材料储存: 利用原来的三层置物架,将材料分类按层摆放,大的水果游戏结束垒高靠墙,游戏时,孩子根据需求随时拿取,孩子的涉水服则是收纳到里面的储物间,换衣服也在这里完成。 4.游戏现场: 孩子们在玩水区会利用水果塑料框、管道进行搭建,将海洋球和水一起倒入管道,进行水的运输、流动的探索……考虑冬季天气寒冷,玩水不再适宜,接下来我们这个区域会利用现有材料,利用墙面上的攀爬装置,将这里改造成轨迹区,提供各种会滚动的材料,进行轨迹的游戏探索。 (六)小班游戏场 1.空间位置:一楼走廊,楼梯间,后操场与消防通道,楼梯间是手工区,走廊表演区,操场建构、角色游戏,消防通道是艺术玩色、创意、探索 2.材料工具
3.材料储存: 小班这里有手工和艺术创想区,会有许多松散、琐碎的材料,如何收纳整理让孩子方便拿取整理呢?我们利用了原来班级闲置,最古早一小格一小格的幼儿鞋柜,将这些琐碎的手工材料分类放入格子,还有移动推车,做到整齐有序。 4.游戏现场: 小班游戏区我们也一直在调整,像EPP泡沫积木也是上周五家长刚资助的,昨天孩子们是第一次探索搭建,原来的艺术美工区都是在消防通道这里,一直就很拥挤,桌子中间一放就很影响孩子游戏活动,趁着这次消防检查,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整,将手工和艺术创玩分开,消防通道这里就是玩色,艺术创玩,以及一些感官的探索活动。 丰富有趣的户外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幸福感、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改变幼儿的行为并鼓励积极健康的冒险。观察、解读、支持幼儿游戏,让游戏丰润孩子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