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学前动态

【温三幼】自主游戏中开放性材料的收集与使用

作者:陆李平     发布时间:2024.12.15     浏览量:

——温三幼园本研训活动

 

游戏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和认识世界的中介和桥梁

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

自主游戏

材料更是灵魂

在全国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的申报契机下,我园作为游戏领衔园,积极探索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更新教师理念,全力创设一个高品质的园所。为创设开放性、游戏化的环境,提供大量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游戏需求。自主游戏视角下开放性材料的收集和使用至关重要9月30日园本研训中,副园长林晓老师主要从高低结构材料的区别、开放性材料的收集与投放、开放性材料的取放与使用这三个方面展开,为全园的老师们送上了场及时雨。

一、高低结构材料的区别

什么是游戏材料?

不同材料投放方式有什么区别?

林晓老师从游戏材料的概念出发,带领老师们一起解读两种类型材料的区别,从投放目标、玩法设计等方面加以区分。例如高结构化的材料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材料进行高结构化的设计,即教师对材料附加了特定的任务,幼儿必须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以便达成教师预期的目标。低结构化材料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不需要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设计,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如何玩,实际玩法会因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林晓老师让老师们从案例中去辨别、判断高低材料的区别和不同指向,清晰了高低材料的定义。

    

二、开放性材料的收集与投放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是自主游戏的灵魂,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像研究教材一样去认真研究幼儿对于游戏材料使用,给幼儿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能在环境中自由、自主、自选。

你所在的班级征集了哪些开放性材料?

哪些材料幼儿最喜欢

这些材料引发了幼儿哪些类型的游戏?

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想和积极的讨论。通过“材料选用统计表和典型材料行为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教师识别并反思材料投放的种类与幼儿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垫子争夺战”的研讨,教师识别并反思材料投放的数量与幼儿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最终,教师明白了,要基于幼儿游戏的需求和游戏发展的进程不断调整和优化材料。

  

开放性材料的取放与使用

如何让幼儿参与开放性材料的取放?

教师接纳幼儿对开放性材料的各种使用方式吗?

“开放性材料”取放中实行“师幼分享控制权”,使幼儿享有对游戏环境自己设计、自由取放、自主布局的权利。譬如,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标志绘制,参与材料的分类和摆放等。

教师要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及时填补“热门”材料,对“冷门”材料则需要分析反思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及时调整。经常引导幼儿和同伴讨论材料的使用,分享幼儿使用材料的经验。若幼儿在使用材料上产生冲突,可引导幼儿进行共同讨论并协商解决。

本次研训让老师们对自主游戏中材料的投放与使用有了更加科学、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在行动中反思

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的发展定会更充分

教师也会离高质量的教育更近一点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