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源
首页
> 校本研修 > 培训资源 > 小学资源

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小结

作者:熊治国     发布时间:2024.12.13     浏览量: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

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部教学教研和校本研修工作小结 

2024.12.13                                                                

过去的一学期,学校教务处将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坚持素养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校本教研,致力于评价机制改进,着力于学校教学常规落实着力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始终围绕考高分上名校”、“考高分成名校的办学目标有序开展各项教学教研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以来的工作:

1、优化课程设置合理配置师资,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保障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开学初,教务处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立足学校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严谨根据不同年段和不同班型进行了最优的课程设置,考虑各种因素,精心编排了最优化版的课程表,开齐开足课程课时,同时安排全体教师根据学校课程安排书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引导教师规划本学期的课程实施路径。本学期还扎实开展了英语影视赏析、趣味数学实验室、影视与科学、我是文创小达人、微电影欣赏及创作、Elective English、C++编程、白鹿音乐社、舞蹈、环球视野和逻辑思维、Hello, world!、几何思维之美、文言故事会、剧如人生—心理剧的体验与赏析、篮球(男)、篮球(女)、排球、各种球类、科学发展简史等拓展课程。合理配置年段和班级师资,按照优质均衡、以老带新、结构合理的原则,科学搭配各年段、各班级的任课教师,配置教师资源,力争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各年段各班级优质均衡发展。定期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需要,及时优化课程安排,本学由于八五班课程调整、七年级班级优化、竞赛班“加餐”、体育考试、考试期间答疑、节假日放假、游泳课停课等原因,精心思考课程调整方案,共优化调整课程表达11次,生成临时课程表11份,有力应对了特殊情况下的课程变动,使学校课程育人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2、加强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管理,强化常规落实,努力推进智慧课堂变革行动。

本学期继续以打造智慧课堂为目标,强化备课、上课、听课的规范和制度化要求,加强对教师类教学常规和学生类学习常规,如教师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师下水作业、学生各类作业、作业布置情况登记本等跟踪检查与评价。本学期为了让教学常规检查更加充分细致,将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测的时间融合起来。并设计《备课登记自查登记表》和《作业自查登记表》,以规范日常教学和学习常规的落实,并引导老师自查教学常规的日常落实情况。目前已经进行了3次教学常规检查,每次检查对阶段各项教学常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针对检查中的亮点和出现的不足,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反馈教学常规检查结果,本学期的终结性常规检查拟在期末检测期间进行,届时会根据学期检查结果进行学期优秀教学常规展示及反馈。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强力落实,力促教师备课实用、上课规范、听课积极、作业精心批改。   

在智慧课堂的引领下,这学期初中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五课”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暨新教师汇报课”、“我的最美一堂课”、“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白鹿杯’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课”,并深入开展评课议课活动。以白鹿杯赛课为契机,打造了“智慧课堂”教研周活动,分为晒课和赛课两个环节,促进各教研组去研究智慧课堂,打磨优质课例,展示教研组风采,推动教研高潮。在初中部“白鹿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中,陈媛、潘皓达老师获一等奖,吴原仪、张秋菊老师获二等奖,马娅婷、金扬盖老师获三等奖。

加强拓展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拓展课堂质量,发动教师积极开发拓展课程,并逐步做精做细管理,体现拓展课程的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好了活动组织、选课过程、上课质量、出勤人数、课堂安全、学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与提升,实现了上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上课情况等信息的无隙联通与衔接管理。

督促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教学和图书室管理工作。要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四门学科课堂要上出特色,平时训练与活动的资料一定要齐全、规范、保存完好。积极按照区市等上级要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准备艺术素养抽测等工作。召开九年级体育中考成绩提升研讨会,给体育老师和九年级班主任提要求、压担子,力促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力求在2024中考体育中有重大突破,实现平均分在38分以上的体育中考目标。通过参加区科学教育大会,教务处要再增强实验教学意识,要求科学组和实验室老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及时与图书室负责人共同要做好教材教辅、课时特训等教师和学生图书的征订、发放和日常各项管理工作。

3、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加强各类学生的分类推进。

通过日常教学过程跟踪、阶段性检测成绩和联考学校的成绩比对等,引导全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各学科的优势和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关注后20%学生,通过成绩分析、段会成绩分析,引导老师们要关注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班主任要掌握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科任老师共同研究采取措施去补救。把贴近课本、打好基础作为提高成绩的重要措施,把这些基础知识层层把关,落实薄弱学科的辅导工作,使其有所转变提升。

强化教学管理研究。继续执行学校小学与初中一体化提升的办学路径,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与品牌的提升。将六年级列入初中学段管理,及时调研班级情况和进度,分别召开了六年级教师与小学六年级教师的联席会议和六年级工作研讨交流会议,召开了三个年段的创新班的专题工作会议,努力探索和实践更加成熟的直升班和创新班的教育管理模式。

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开学初,教务处根据九年级实际,制定了《九年级毕业班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了九年级年段教学工作调度会,以摸清九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诊断提升。要求九年级教学工作要不折不扣遵循学校制定的实现“每节课堂高效优质”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杭州、宁波、温州等省内部分地区的近五年中考命题的研究,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切实提高中考复习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也要重视对后20%学生的关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做到均衡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校本教研和教科研管理,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学期初,教务处安排各教研组书写《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设计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路径,并下发教研组校本教研的要求和《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规范好一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完善教研组考核评先制度,细化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形成教研备课组长月例会制度,定期反馈教学教研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研讨教学教研提升策略。继续实施了“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力促教师专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落实上级的各项教科研会议要求、活动通知和评比结果,及时传达至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并积极组织教师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课例、项目化学习案例等。加强命题研究,通过阶段性检测,提升教师命题能力。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派骨干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在组内汇报学习成果和带头开展实践。积极配合阙银杏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邀请省语文教研员章新其等专家来校讲座,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5、组织好各类质量检测,加强教学评价、数据分析和反馈诊断工作,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升。

狠抓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做实考务工作,严格考务流程,保障优良考风,充分利用云阅卷以及应用大数据的信息,细致对班级成绩、学科老师成绩、学生考试题目的得分率等各类考试的数据分析,发挥检测的诊断、改进作用,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至目前组织了2次学情检测评价和1次期中检测,强化了检测的命题质量、考务安排、监考纪律、阅卷组织、考后分析及报告撰写、反馈诊断等环节的落实,并积极和其他学校进行联考联测,进行对比诊断和反馈提升。按照学校的要求,扎实做好了3次校园开放日考试的考务、阅卷和成绩整理等工作。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真研究上级文件,制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召开综合素质评价的专题会议,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劳动、信息、心理与健康等拓展课程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下一步待提升之处:

1、调动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各教研组和每位教师的参与度和创造性。

2、继续研究教师教学考核方案,思考基于我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的教学评价方案。

今后的工作中,教务处将以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务处“服务、督查、评价、创新”的功能,在学校的领导和各科室的配合下,强化教学工作全程管理,继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