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藤桥小学】融爱前行,让每个生命都从“融”生长 |
金秋送爽书声朗,融合教育绘新章。2024年10月24日,一场意义深远的融合教育现场展示活动在温州市藤桥小学隆重举行。鹿城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伊晓敏主任、喻杜平老师及来自全区试点校的分管领导、资源教师近7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融合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观点报告和专家讲座三个环节。由温州市藤桥小学资源教师的朱瑶瑶老师主持。 温州市藤桥小学赵晓芬老师执教随班就读语文课《搭船的鸟》。赵老师从单元导语出发,创设了“小小观察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句式对比、边读边想象画面、看视频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行细致观察,习得方法,为后期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温州市藤桥小学章温温老师带来随班就读数学课《线与角》。章老师从点的运动想象中,让学生感知和提炼线段、直线、射线的本质特征。从点的再次运动以及射线的运动联想中,归纳出了角的静态和动态定义。整节课堂,不仅让点线动起来,也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层次性的活动设计给学生留足了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 温州市藤桥小学郑思思老师作《双轨并行,共筑成长》观点报告。她介绍了学校在融合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除了创造一个包容、理解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为特需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方案。因此,学校为特殊学生打造适切的个人课表,大小课表并行,兼顾了公平与个性;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发掘特殊学生专长与爱好,一对一课业辅导,弥补短板,增强融合教育实效。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章徐东老师作《融心.聚力.向上生长》观点报告。他觉得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工作让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这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多年,徐老师结合这些年与孩子相处的经验以及相关理论发现,当孩子的优势被关注到,孩子的优势就容易发展。所以针对这一点,他认为随班就读的工作思路是先发现优势,然后关注优势,最后扩大优势,以达到让孩子的内生能量增加,能自信地与人接触,敢于迎接适当的挑战,成为一个适应力好,能感受幸福的独特的人。 温州市城南小学黄慧慧老师作《学习.实践.反思——我的随班就读教师路》观点报告。黄老师分享了她在随班就读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她强调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具体案例,黄老师展示了对肢体障碍和ADHD等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策略,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探索无痕关爱的教育理念。她鼓励教师们持续学习,共同推进随班就读事业的发展,让每个孩子在共同的环境中获得适合他们的教育。 温州市建设小学黄梦瑶老师作《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观点报告。黄老师立足学校特色,分享了基于学校“水木石”文化的融合教育工作举措。学校高度重视,健全支持体系,夯实实施基础,还利用特色课程及多元评估方式,帮助特需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并且通过同伴互助形成双向融合,确保学生能够无障碍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学校还以“水木石”文化为灵魂,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让特需生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下午,温州开放大学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李科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及路径》。李老师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融合教育的概念;高质量融合教育的实践;高质量融合教育的未来这四个方面来阐述。融合教育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们要从观念、制度、实践进行改革,有耐心去坚持面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 最后,鹿城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伊晓敏主任为做融合教育工作总结与部署,他希望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鹿城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机制,资源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扎实有效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微尘相连,星光璀璨,融合有爱,本次融合教育主题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更为我校的融合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信心,努力让融合教育成为校园最温暖的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