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城南小学】深化分项评价,共促语文教学新发展|记语文分项评价主题教研活动 |
寒意渐浓的11月,温州市城南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热情不减,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从语文分项评价,看见每一份‘成长’”的专题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本校语文分项评价的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张礼涛老师以四年级神话单元为例,认为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合理的评价,确保评价质量。他提出评价课题中要引入个人、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评价,这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单元学习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趣化,使学生将对神话故事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语文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过程。 李清清老师详细阐述了高段语文分项评价的路径设计及实践操作。首先,她基于语文课程目标和学情,对识字写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整理探究等分项内容进行了细化,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通过设计评价表格,前置性呈现评价标准,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在实践操作中,李清清老师采用了写实记录、分项评价、观察描述、阶段测评等多种方法,科学采集评价数据,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班级优化大师”,丰富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精准度和便捷性。她强调,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动态成长,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通过即时性记录、针对性测评、多场景描述等途径,李清清老师将分项评价融入“教一学一评”的全过程,实现了评价的指导、诊断和激励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三位优秀教师的精彩案例不仅展示了我校语文分项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为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然后,教师们以年级为单位,聚焦两个关键话题,分组开展头脑风暴。一至三年级的教师结合各年级的日常评价实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整理与探究方面提出了许多“金点子”。这些点子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非常实用,为今后的语文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四至六年级的教师们则从推进评价效率层面出发,提出了系列“好建议”,包括调整评价频率、整合评价项目、加强家校互动等,这些建议旨在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倪洛阳老师为12月的语文节进行预热和活动解说之后,孙丹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孙校长肯定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展现出的热情和积极性,点评了三位教师的分享:分项评价能融入单元整组教学;评价单设计有路径解读。其后,孙校长还提出了自己对语文分项评价的三项理解:找到评价落脚点,设计评价路径,研究评价占比;两个思考:从育分到育人,从应试到适性;一个建议:当评价从线下到线上,如何进行整合,做好评价工作的减法和教学质量的加法。这些精辟的见解为语文组接下来的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在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中圆满结束。在教育的道路上,城南小学的教师们在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本次语文教研活动,我们以分项评价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共谋语文教学的新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建议和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