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花千树,满园红紫竞芳菲。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学科“素养课堂”、“素养作业”、“素养评价”实践研究,寻求校本研修新路线,深化教学变革,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举行首届“行远杯”语文第二轮赛课活动。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杨伟燕老师担任本次比赛评委。
孙晶晶老师以单元要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为抓手,让学生在《海上日出》中找变化,抓住关键词小组分类、排序,习得写景方法。最后尝试运用方法,写一写雷雨时的变化奇观,通过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堂作业设计,学生自评、互评巩固习作方法。
李奕璇老师带领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海上日出》。李老师以“怎样按一定顺序写景”导入课题,抓住海上日出的“奇”,通过课堂作业设计引领学生去感受太阳颜色、亮光、位置的变化,通过让学生当解说员,嵌入表现性评价量表,学生畅所欲言,把海上日出的奇观介绍给了更多的人。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递进,收获满满。
黄翔珍老师从读写一体化学习出发,带领四(1)班孩子走进《海上日出》一课。黄老师引领学生寻找景物的变化顺序,挖掘作者多角度多样化的写作方法,辅以《作业本》和有序进阶的学习活动,生成清晰的板书,品味文学阅读的魅力,从而水到渠成完成文学创意表达的教学目标。
周微微老师抓住《跳水》中的人物,带领五(4)班的学生探索故事情节。周老师借助作业本,由说到写再到讲,逐步落实故事情节的整合。再基于学情围绕“孩子心情变化”展开探索,从找到写再到对比,层层递进理明白水手三次笑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每一次聆听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场研讨都是力量的凝聚,每一站奔赴都是更好的出发。本次赛课活动,老师们通过精心准备和精彩呈现,针对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堂作业设计展开研究,打造任务型课堂,展现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积累。
杨伟燕老师肯定了青年教师的进步,对老师们发挥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示范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老师们目标定位准确,板块设计清晰,同时强调要在字词教学中下足功夫,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所拓展和积累,明确语言文字的内核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