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深耕浅播:践行新课标 落实新教材——英语学科“多元评价促发展”大单元探索与实践 |
金秋叶舞时,教育梦杨帆。2024年10月21日,温大附小全体英语教师在校三楼智圆堂举行英语学科“多元评价促发展”大单元学习活动,意在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整体规划教、学、评一体化、多元化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由陈诺老师主持。
单元解读——规划单元整体目标 活动伊始,刘旭红老师从why、what、how三方面进行第二单元教学解读。由于课程标准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发生了转变,促使新教材应势而生。新教材以问题为驱动,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渗透文化学习,实施多元评价。通过对比,新旧教材存有“不变”与“变”。Part A&B结构不变,但难度提升。开篇页全新改版,在Part C新增Project并且Reading time采用多模态语篇全新改版。最后,刘老师从学科育人和板块式教学分享如何展开新教材的教学。刘老师的教材解读让我们明晰了新教材主题更明确,语篇更丰富,语用更便利,评价更轻松,更为我们注入一剂强心剂。
课例研讨——聚焦对话、词汇课型 在课例研讨环节,首先是苏筱丹老师为大家带来新教材三年级PEP1 Unit2 B Let‘s talk对话课展示。苏老师通过chant导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延续话题展开对话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设计了Meet Chen Jie's family, Meet Sarah's family, Meet Shirley's family和Meet more families四大对话板块,完成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进阶活动。整堂课利用听读课自评表优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评”一体。
接着,单婵老师为大家带来新教材三年级PEP1 Unit2 B Let’s learn&Let’s chant词汇课展示。单老师引导学生在帮助Sarah完成Family Tree的任务驱动下,一步步通过多模态的学习活动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学生在语篇中实现整体理解与感知、整体应用与实践、整体迁移与创新。学生在真实语境中,通过项目驱动,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与拼读技能,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生,更提升了知识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的综合素养,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思路阐述——讲述单元磨课历程 郝俪瑶老师为我们带来《新课标•新教材•新探索——聚焦新教材三上学情的教与学》的教学阐述。郝老师以新教材三上第二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解读,并对单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教学阐述。在单元整体解读上,她指出应关注新旧教材变化,关注三上学情与育人价值,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开启启蒙英语教学。在课例教学阐述中,她从韵律、语言、项目、资源四方面分享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深入浅出,为老师们拨开迷雾。郝老师的教学阐述浅显易懂,对提高备课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价嵌入——设置多元评价体系 王向引老师围绕着此次大单元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嵌入进行了总结发言。她从为何设计表现性评价,如何设计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分享了本次大单元教学中关于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她结合下午展示的课例谈到,表现性评价任务应指向单元核心目标,关联现实世界需求;其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应先确定最终学习成果,形成系列学评活动;最后,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应关注目标的达成表现,灵活提供评价工具。
专家点评——引领大单元教学方向 最后,张晓瑜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他对英语组此次活动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大单元研讨活动不仅给教师带来学习力、探究力和合作力的提升,还给学生带来了联动效应,让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大大提高,其学习过程也不断优化。点赞英语组教师把评价嵌入大单元课例研究的各个环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实现在教学中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张校长希望英语组老师在未来能继续发挥团队作用,结合更多的课例,更加真实、扎实地开展大单元主题研修活动,进一步凝练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具有温大附小特色的大单元校本化教研方法与途径,更好地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沉淀与思考的季节!此次分享活动不仅启发教师对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思考,而且更加细致地理解了大单元多元评价实施路径。温大附小每位英语老师将继续深耕不辍,将活动中的所思、所获、所感播撒到课堂中,做好学生英语求学路上的引导者,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成长和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