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春日启新程 共研悦时光——记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温州岙底小学教共体活动 |
为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享教育成果,有效促进教共体教师专业成长,增进教共体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充分发挥教共体基地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教共体名师团队于近日送教温州市岙底小学。 此次送教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分别是课堂教学展示、带班经验交流、名师点评引领、总结与展望。精彩纷呈的教研展示、精辟入理的专家点评、未来可期的展望,给与会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教研盛宴。 01 环节一:课堂教学研讨 上午第一节课,由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邱策立老师执教《平均数》。整节课邱老师充分发挥传统板书的互动性强、灵活性高、简便易用、记忆效果好的特点,以直观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课前以“喝牛奶”是否公平为线索,通过学生的交互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课中以“跳绳比赛”为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每次的探究活动中都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平均数的特点。活动中,邱老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找到联结新旧知识的固着点,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午第二节课,由温州市岙底小学青年骨干侯雪微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平均数》。侯老师从我校争桃币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驱动性数学问题,哪个小组的表现水平更好?通过人数不同,发现比总数不合理的事实,引导利用平均数比较不同小组水平的方法。在活动中侯老师引导同学们用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将抽象平均数具体化,并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富有层次性的练习设计,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上午第三节课,由温州市蒲鞋小学郑舟舟老师团队的郑炜炜老师执教《影子的秘密》。对未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是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天性,郑老师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通过分组活动,先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利用手电筒充当光源,照射文具产生影子的实验,引出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影子的三个要素——光源、遮挡物、屏。接着,郑老师利用有趣的教具,携手学生深入探索光源、遮挡物、屏三个要素之间是如何关联及相互作用,邀请学生讨论改变影子的方法,尝试定制对比实验并作汇报与交流。最后的“手影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对光影关系的认识,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又满足的笑容。 课后,温州市岙底小学柯庆疆校长、副校长黄冰南、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市教坛新秀邱策立老师、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市教坛新秀郑舟舟老师分别以展示课为例课,明确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着力点:注重自我备课、课堂的规范严谨、作业设计的实效和板书设计等方面,给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02 环节二:带班经验交流 下午,由来自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叶琳副校长带领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的陈怡、董丹、杨妙和林佳丽四位老师为与会的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班主任带班育人经验介绍。 《拥抱怒火 爱燃心灯》 陈怡老师的育人故事《拥抱怒火,爱燃心灯》令人动容。陈老师用爱化解亲子矛盾,一本小小的家校联系本,搭建起“孩子—老师—家长”的沟通桥梁,平息家火,点亮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灯,达成家校共育。 《“小青蛙”的彩虹伞》 董丹老师带来育人故事《“小青蛙”的彩虹伞》:她透过孩子间的矛盾,体察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一步一步耐心引导,帮助孩子撑开心里那把伞,孩子也慢慢学会了为他人撑伞。 《“迷途”小迦返校记》 杨妙老师的育人故事《“迷途”小迦返校记》让在场老师们深受感触。杨老师持续关注“迷途”孩子,巧用同伴的信唤回厌学的孩子,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回归集体,从点点滴滴着手,把曾经偏离学习成长道路的孩子拉回了正轨。 《新“声”代耳蜗少年》 林老师的《新“声”代耳蜗少年》讲述了她与敏感“耳蜗少年”的相处故事,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各种渠道,成立班级互助团,共同为“耳蜗少年”发声,让这位小小少年融入集体。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叶琳副校长结合四位老师的育人故事,做《用智慧拨动育人的心弦》的报告,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三个方面,鼓励老师们要有规划,有目标,敢于抓住机遇。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只要争取,梦想就会越来越近。 03 环节三:总结与展望 最后,全体两校老师对这次的教共体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老师们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两校教学品质的提升。展望未来,蒲小和岙小将继续坚持“教共体建设,促进城乡教学品质提升”的教研理念,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